天安字典

《初入四川境喜晴》

时间: 2025-05-03 16:13:43

诗句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

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

极目天边意未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3:43

原文展示: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
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白话文翻译:

在万里关山的梦境中沉睡,今天终于开始睁开朦胧的双眼。
云层在剑门山上齐齐聚拢,山峰的形势仿佛要随着江水向东流去。
楚地的客人初来乍到,询问当地的风俗;
蜀地的人自古以来都是英雄豪杰。
卧龙(诸葛亮)和跃马(刘备)如今在哪里呢?
放眼天边,心中的意趣似乎还没有穷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 关山:指险峻的山关。
  • 洗眼:形容清醒,见到新事物。
  • 云头:云的顶部或高处。
  • 剑门:剑门关,是著名的险隘,位于四川。
  • 楚客:来自楚地的客人,指的是作者。
  • 卧龙:指诸葛亮,蜀汉丞相,象征智慧。
  • 跃马:指刘备,蜀汉开国皇帝,象征勇气。

典故解析:

  • 卧龙: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因其聪慧过人。
  • 蜀人:历史上蜀汉时期的人物,以诸葛亮、刘备、关羽等著称,象征着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主导了清末的洋务运动。他的诗词多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严谨、沉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曾国藩初入四川之际,表达了他兴奋与思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意在彰显蜀地的英雄气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初入四川境喜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在万里关山间苏醒,象征着他在新的旅途中的觉醒与期待。开篇的“万里关山睡梦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在此之前的沉睡与迷茫。随着“今朝始洗眼朦胧”,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生与探索的渴望。

诗中对“云头齐拥剑门上”的描绘,展现了四川特有的自然风光,剑门关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口,象征着蜀地的险峻与美丽。接下来,诗人通过“楚客初来询物俗”,表达了他作为外来者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探询。

蜀人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英雄,诗人通过对卧龙(诸葛亮)与跃马(刘备)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最后一句“极目天边意未穷”,则不仅是对自然的眺望,也是对未来的无限可能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四川的壮丽山河,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从容而坚定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关山睡梦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诗人仿佛在梦中,暗示着对这片土地的陌生与期待。
  • 今朝始洗眼朦胧:今天终于开始清醒,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探索的新视野。
  • 云头齐拥剑门上: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剑门关的巍峨,给人以震撼感。
  • 峰势欲随江水东:山峰的形势仿佛要随江水流向东,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
  • 楚客初来询物俗:外来的客人对当地风俗的好奇,体现了对新世界的探索精神。
  • 蜀人从古足英雄:蜀地自古以来就有英雄辈出,强调了蜀地的文化底蕴。
  • 卧龙跃马今安在: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想,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与对现在的思考。
  • 极目天边意未穷:放眼远眺,心中的思考与情感是无穷无尽的,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头齐拥”形象地将云比作人群,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如“卧龙跃马”,形成了声音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新环境的欣喜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传递出一种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山:象征险阻与挑战。
  • 云头:代表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 剑门:历史文化的象征,体现蜀地的重要性。
  • 卧龙与跃马:代表智慧与勇气,象征着历史的英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诸葛亮
    C. 关羽

  2. 诗人通过“楚客初来询物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风俗的厌恶
    B. 对新环境的好奇
    C. 对旅行的疲惫

  3. 诗中的“极目天边意未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体现了旅途中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望岳》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曾国藩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山的崇敬与自我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曾国藩文集》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深潭飞龙 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 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 题昼寝宫人图应制 杂曲 走马引 采桑 题吉昌桥 题路左佛堂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翔虎跃 驰结尾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有间可乘 齒字旁的字 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踦闾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附刊 麦字旁的字 肠慌腹热 小大由之 狙慝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登堂入室 魚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足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