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3:43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
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在万里关山的梦境中沉睡,今天终于开始睁开朦胧的双眼。
云层在剑门山上齐齐聚拢,山峰的形势仿佛要随着江水向东流去。
楚地的客人初来乍到,询问当地的风俗;
蜀地的人自古以来都是英雄豪杰。
卧龙(诸葛亮)和跃马(刘备)如今在哪里呢?
放眼天边,心中的意趣似乎还没有穷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主导了清末的洋务运动。他的诗词多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严谨、沉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曾国藩初入四川之际,表达了他兴奋与思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意在彰显蜀地的英雄气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初入四川境喜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在万里关山间苏醒,象征着他在新的旅途中的觉醒与期待。开篇的“万里关山睡梦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在此之前的沉睡与迷茫。随着“今朝始洗眼朦胧”,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生与探索的渴望。
诗中对“云头齐拥剑门上”的描绘,展现了四川特有的自然风光,剑门关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口,象征着蜀地的险峻与美丽。接下来,诗人通过“楚客初来询物俗”,表达了他作为外来者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探询。
蜀人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英雄,诗人通过对卧龙(诸葛亮)与跃马(刘备)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最后一句“极目天边意未穷”,则不仅是对自然的眺望,也是对未来的无限可能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四川的壮丽山河,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从容而坚定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新环境的欣喜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传递出一种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诸葛亮
C. 关羽
诗人通过“楚客初来询物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风俗的厌恶
B. 对新环境的好奇
C. 对旅行的疲惫
诗中的“极目天边意未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望岳》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曾国藩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山的崇敬与自我的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