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10
高怀何日置,回首转清凄。
久客劳慈母,长贫缺继妻。
望云天际北,啮指寝门西。
无夜无乡梦,朝朝怅晓鸡。
何时才能放下高远的志向,回首时却只见清冷与凄凉。
长时间的漂泊,让慈祥的母亲为我操劳,生活的贫困也让我缺少了妻子。
我望向北方的云彩,咬着手指,面对寝室的西边门。
没有夜晚,也没有故乡的梦,天天都对着清晨的鸡鸣感到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尽管身处他乡,心中仍牵挂着家乡和母亲的辛劳。诗中的“慈母”与“继妻”反映了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诗人深感缺失。
作者介绍
梁宪(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于抒情诗,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漂泊生涯中,反映了他对家庭、母亲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纪怀家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以“高怀何日置”引入,点明了诗人虽有高远的志向,但在孤独与清冷的现实面前,这些理想似乎都显得无足轻重。紧接着,诗人提到母亲的辛劳,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歉疚与愧疚之情,诗中“久客劳慈母,长贫缺继妻”更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缺失的痛苦。
诗的后两句,“望云天际北,啮指寝门西”,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北方的云彩象征着思乡的情绪,而“啮指”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最后两句“无夜无乡梦,朝朝怅晓鸡”,则是对这种孤独感的总结,白天的鸡鸣声仿佛在提醒他清晨的到来,却带来了更深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关爱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愧疚,深刻地反映了家庭与亲情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怀何日置”的意思是:
A. 何时才能放下高远的志向
B. 何时能回到故乡
C. 何时能实现理想
诗中提到的“慈母”指的是:
A. 诗人的妻子
B. 诗人的母亲
C. 诗人的朋友
诗人通过“啮指”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焦虑
C. 自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纪怀家慈》和《游子吟》进行对比,两个作品都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但《游子吟》更为直接和情感化,而《纪怀家慈》则更为细腻和含蓄。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