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3
诉衷情 为人题秋镫课子图卷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丸熊画荻课宁馨。
春暖尚萱庭。
展卷如对环佩,
妒煞失巢莺。
思我母,伴儿镫。
月三更。
于今麦饭,
阻隔天涯,
廿载清明。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画中有熊和芦苇,显得宁静而美好。春天温暖的时候,庭院里的萱草依然在生长。展开画卷,仿佛听到了佩环的声响,失去巢穴的小莺因妒忌而感到痛苦。我思念我的母亲,希望有她的陪伴,夜深人静时分,已是月亮高挂。如今虽然有麦饭,但却因距离而隔绝,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清明时节的思念。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之美。杨玉衔的词作往往融入个人经历与家庭情感,呈现出浓厚的乡愁。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时,正值秋季,结合秋天的萧瑟与思乡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思乡的情感。开头的“丸熊画荻”营造出一种安静的画面,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的描写,特别是提到“春暖尚萱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中“展卷如对环佩”更是通过声音的细腻描绘,渗透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妒煞失巢莺”一句,传达出因失去而产生的痛苦感,映射出作者对母亲陪伴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思我母,伴儿镫”中得到了更为直接的表达。夜晚的寂静与孤单,使得思念愈加深刻,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最终,结尾的“二十载清明”则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沉思,通过对时间的回溯,表达了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环佩”最能代表什么?
A. 亲情
B. 美好回忆
C. 自然
D. 孤独
“思我母,伴儿镫”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
A. 愤怒
B. 思念
C. 愉悦
D. 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