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29:54
满庭芳
作者: 邓嘉缜 〔近代〕
镫火摇红,海天澄碧,初弦凉月当楼。
甚嚣尘上,人语杂更筹。
翠幰钿车似水,恣游冶不肯归休。
凭谁信,花团锦簇,春竟四时留。
无愁。行乐地,命畴啸侣,裙屐风流。
恨山河大地,胜践难周。
为问几生修到,芳丛里草尽忘忧。
但长愿,情天不老,风月尽绸缪。
在摇曳的灯火下,红光闪烁,海天一色,初弦的凉月照在楼上。
喧嚣的尘世中,人们的谈话声交杂,似乎在进行着更大的筹划。
华丽的马车如水般流淌,尽情游玩却不愿归去休息。
谁能相信,这满园花团锦簇的景象,四季的春光竟然停留?
无忧无虑,乐在其中,约上朋友,裙带轻盈,风流倜傥。
只觉这山河大地,难以周游尽兴。
不禁想问,几世修来的缘分,才能在芳丛中忘却忧愁?
但我愿长久地保持这份情感,愿风月永恒不变,绸缪长存。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82-1936),字子华,号云岫,湖南人。近现代著名词人,尤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深受当时文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故,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满庭芳》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情世态,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庭芳》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即以“镫火摇红,海天澄碧”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宁静的夜景,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接着,诗人描绘了人们在繁嚣尘世中忙碌的身影,暗示了生活的喧闹与浮躁。
“翠幰钿车似水,恣游冶不肯归休”,这一句不仅形象生动,还传达出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后,“凭谁信,花团锦簇,春竟四时留”,则通过对美好景致的质疑,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以“无愁。行乐地”作为转折,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对山河的广阔感到无奈,但最终依旧希望与友人欢聚,享受生活。结尾部分更是升华了情感,表达对爱情与美好时光的永恒期盼,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镫火摇红,海天澄碧,初弦凉月当楼。
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宁静,灯光摇曳,海天一色,初月高挂,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甚嚣尘上,人语杂更筹。
表达了现实生活的喧嚣与纷扰,人们的谈话声此起彼伏,忙碌而繁杂。
翠幰钿车似水,恣游冶不肯归休。
通过马车的流动与放纵,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向往自由与乐趣。
凭谁信,花团锦簇,春竟四时留。
质疑美好的景象是否真实,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无愁。行乐地,命畴啸侣,裙屐风流。
转向乐观,强调享受生活,约上朋友畅谈欢笑,展现洒脱的生活态度。
恨山河大地,胜践难周。
表达对广阔天地的无奈,感觉到人生的局限与渺小。
为问几生修到,芳丛里草尽忘忧。
思考人生的缘分与修为,愿在花丛中忘却忧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长愿,情天不老,风月尽绸缪。
结尾愿望,期盼爱情与美好时光永存,表达了对感情的珍惜与期许。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尽管面临世俗的纷扰,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与洒脱的态度,体现了浓厚的人生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镫火摇红”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凭谁信,花团锦簇”中的“信”是指?
答案: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水调歌头》 - 苏轼
描绘了对月的思考及对人生的感悟。
《如梦令》 - 李清照
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