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乡子·相见处》

时间: 2025-05-02 00:07:49

诗句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7:49

原文展示: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晴朗的天空下相见,刺桐花盛开在越台前。她偷偷回头,深情地注视着,不小心遗落了一对翠玉耳环,然后骑着象背,悄悄地先过河去了。

注释:

  • 相见处:指两人相遇的地方。
  • 晚晴天:傍晚时分天气晴朗。
  • 刺桐花:一种热带植物,花色艳丽。
  • 越台:古代地名,今广东一带。
  • 暗里回眸:偷偷地回头看。
  • 深属意:深深地表达情意。
  • 遗双翠:遗落了一对翠玉耳环。
  • 骑象背人:骑在大象背上的人。
  • 先过水:先渡过河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珣,五代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南国风光和民间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国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中人物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南国的傍晚,诗人与心爱的人相遇,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深藏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南国傍晚的景象,刺桐花的艳丽与晚晴天的宁静相映成趣。诗中的女子偷偷回眸,深情地注视着,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情感。遗落的双翠耳环和骑象背人先过水的情景,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含蓄而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见处,晚晴天”:开篇点明相遇的时间和环境,晚晴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刺桐花下越台前”:刺桐花的艳丽与越台的古朴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暗里回眸深属意”:通过“暗里回眸”这一动作,表达了女子深藏的情感。
  •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遗落的双翠耳环和骑象背人先过水的情景,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刺桐花的艳丽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骑象背人先过水,赋予了大象以人的动作,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深藏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

意象分析:

  • 刺桐花:象征着美丽和热情。
  • 晚晴天: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双翠耳环:象征着珍贵和情感的遗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刺桐花”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热情 B. 悲伤和离别 C. 宁静和美好 D. 珍贵和情感的遗落

  2. 诗中的女子通过什么动作表达了她的情感? A. 微笑 B. 回眸 C. 挥手 D. 低头

  3. 诗中的“遗双翠”指的是什么? A. 遗落的双翠耳环 B. 遗失的珍贵物品 C. 遗留的情感 D. 遗失的记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绘了梦境中的离别。

诗词对比:

  •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与李珣的《南乡子·相见处》: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煜的作品更加凄凉,而李珣的作品则更加含蓄和浪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
  • 《全宋词》: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鸿门宴 陈涉世家 倦寻芳 冬日阳朔道中 淮阳归兴四首 其二 淮阳归兴四首 其一 淮阳归兴四首 塞下曲三首 塞下曲三首 塞下曲三首 村翁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句己 鬥字旁的字 掣襟肘见 金刚水 文武并用 绺子 包含懒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峥嵘轩峻 丘首 酉字旁的字 日省月试 包含哓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佐饔得尝 神输鬼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