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2:54
桃源忆故人
作者: 陈子龙 〔明代〕
小楼极望连平楚,
帘卷一帆南浦。
试问晚风吹去,
狼藉春何处。
相思此路无从数,
毕竟天涯几许。
莫听娇莺私语,
怨尽梨花雨。
在小楼上极目远望,看到连绵的平原与楚地,
卷起帘子,看到一只小船驶向南方的水域。
我试着询问晚风吹送的去处,
那狼藉的春天究竟在何方?
思念的路途难以计数,
到底天涯有多遥远?
不要听那娇莺在私语,
梨花雨中充满了怨恨。
作者介绍:
陈子龙(约 1592-1649),字仲明,号叔华,晚号小桃,明末诗人,文人雅士。因其饱受社会动荡之苦,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作者在此时表现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小楼极望连平楚,帘卷一帆南浦”引入,展现了诗人站在小楼上远眺的情景,连接着自然和内心情感。接着,诗人试图通过晚风的去处,来探寻那早已狼藉的春天,这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相思此路无从数,毕竟天涯几许”一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深,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计数。而“莫听娇莺私语,怨尽梨花雨”则是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愤与无奈,娇莺的私语与梨花的雨水交织,形成了一种哀伤而美丽的意境,令人心生悲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与离别,表现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狼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
B. 杂乱
C. 安宁
D. 欢笑
“娇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忍耐
C. 春天的生机
D. 离愁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