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9:12
题撚花仕女图
写罢桃花扇底诗,
木香手撚小枝枝。
灵犀一点春心密,
不许墙东野蝶知。
这首诗写完了桃花扇下的诗句,
用手指撚着木香的小枝。
心中那一丝灵犀与春天的秘密,
不让墙东的野蝶知道。
“灵犀”出自《庄子》,原意是指一种灵巧的犀牛,常用来比喻心灵相通的默契。“桃花扇”则源于南宋文学,意喻诗人所寄托的情感与思绪。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书法家,字景仁,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维桢晚年,时值社会动荡,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愈发深刻。唐宋以来的文人画风影响了他的作品,诗中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
《题撚花仕女图》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展现内心情感的诗作,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温柔而隐秘的情感。诗的开头“写罢桃花扇底诗”,让人联想到春日的柔美与文人雅士的闲适,仿佛透过扇子,看到诗人那一刻的灵感与思考。接下来的“木香手撚小枝枝”,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细致的动作,手指轻轻撚动木香,似乎在无意间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
“灵犀一点春心密”一句,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灵犀相通的秘密情感,既是对爱恋的渴望,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思。最后一句“不许墙东野蝶知”,则是对这份情感的保护与珍视,仿佛在说,这份美好的情感不应被外界打扰,只有在心中静静地滋养与珍藏。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透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隐秘而深邃的爱恋,体现了杨维桢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情感积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内心那份隐秘而温柔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爱情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春天与爱情的细腻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灵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心灵相通
C. 一种植物
答案:B
“不许墙东野蝶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由
B. 隐秘与保护
C. 失落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爱情与春天
C. 个人经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