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4:34
双雌雉,锦绣裆。
朝呼凤皇侣,暮宿鸱枭房。
三雏角角声相将,晋阳罗网艾如张。
艾张不可脱,小喜鹊子空先仿。
一雄欲苟存,两雌誓溘亡。
於乎,宁为两烈脱燕王,不活不笼异姓王。
两只雌雉,羽毛如锦绣般鲜艳。
早晨呼唤那凤凰般的伴侣,晚上却在鸱枭的巢房中栖宿。
三只雏鸟发出尖细的叫声,像是在晋阳的罗网中被草艾所困。
这草艾一旦张开便无法逃脱,小喜鹊却空自模仿。
一只雄鸟想要苟且偷生,而两只雌鸟誓言宁死不屈。
唉,宁愿为两只烈雉而死,也不愿生活在别的姓氏的王权之下。
诗中提及的“凤皇”与“鸱枭”,分别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凤皇象征着理想中的爱情或伴侣,而鸱枭则代表那些无法追求理想的现实境况。燕王与异姓王则暗示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与家族忠诚。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华,号云谷,出生于浙江,晚年居于山西。他的诗歌以清丽见称,常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生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权力与爱情之间的挣扎,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权力更替有关。
《双雉操》通过描绘雉鸟的生活来表达对爱情与忠诚的思考,诗中雉鸟的美丽与困境交织,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两只雌鸟的誓言与雄鸟的自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诗歌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尤其是最后一句,强烈的情感表达出一种宁死不屈的决心,唤起人们对忠诚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表现力。例如“凤皇”与“鸱枭”的对比,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忠诚、爱情与生存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爱情的不屈追求,以及面对权力时的坚决态度。
诗中提到的“凤皇”象征什么?
a) 理想爱情
b) 现实伴侣
c) 控制者
答案:a) 理想爱情
“双雉”中“雉”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器物
答案:a) 一种鸟类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生存的勇气
b) 忍耐的智慧
c) 忠诚与爱情的冲突
答案:c) 忠诚与爱情的冲突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前者探讨爱情与忠诚的矛盾,后者则强调享乐与生命的短暂,虽然题材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