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4:37
点绛唇·题狄平子画七帧,画皆寓禅机,故词语云然
作者:叶恭绰 〔清代〕
月印千江,了知不隔秋情性。
画桡清镜。水与天同定。
鸟影流空,极目寒山暝。
凭谁证。一声孤磬。敲得阎浮镜。
月光倒映在千江之上,了解那并不隔绝的秋天情感。
画面如同清澈的镜子,水天相融,宁静如一。
鸟影在空中飘荡,远望寒山已近黄昏。
谁能为此作证呢?一声孤独的磬声,敲响了这阎浮的镜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恭绰(约1740-1805年),字逸舟,号如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雅致,善于表达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清代,是对狄平子七幅画作的题词,画作皆寓有深刻的禅机,诗词旨在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禅意与哲思。
这首词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月光与大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画作时的深刻思考。首句“月印千江”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广阔的意境中,月光的倒影如同秋天的情感,清澈而不隔阂,传递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接着,“画桡清镜”一语,形象地展现出月光映照水面的清晰,水天相融,似乎在传达一种超然的宁静和和谐。
“鸟影流空”则描绘了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景象,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极目寒山的黄昏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最后一句“凭谁证。一声孤磬”,在孤独的情怀中引出禅意,孤磬的声音使得这一切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整首词中,诗人运用清丽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觉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自然景象感悟到的禅理智慧,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心境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月印千江”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时间
B. 宁静与清澈
C. 伤感
“一声孤磬”中,“孤磬”代表了什么?
A. 热闹
B. 孤独与觉悟
C. 自由
这首词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叶恭绰的《点绛唇》与王维的《山中杂诗》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叶恭绰更侧重于禅意,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