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2:23
原文展示:
起来敲石火,正是雪晴时。
竹叶冰垂地,梅花玉满枝。
风云随变灭,山水转清奇。
怅望长安道,令人有所思。
白话文翻译:
起身敲打石头生火,正是雪后晴朗的好时节。
竹叶上挂着冰,梅花的枝头上挂满了美玉般的花朵。
风云随时变化消散,山水变得清新奇特。
眺望长安的道路,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文化。诗中提到长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长安的道路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50年-1320年),元代诗人、画家,号白石,祖籍浙江。王冕以其独特的个性与艺术风格著称,尤其是其山水画和梅花诗,均在元代文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雪晴》作于王冕的晚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王冕的诗歌常常反映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在描绘雪后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歌鉴赏:
《雪晴》是一首描写雪后晴朗天气的诗,开篇即以“起来敲石火”引入,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雪后清新的美丽。竹叶上的冰霜、梅花的盛开,构成了一个优雅而生动的冬日画面,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受。
诗中“风云随变灭,山水转清奇”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多变。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思索,尤其是“怅望长安道”,更是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结合,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王冕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使得《雪晴》成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元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冕
C. 杜甫
“竹叶冰垂地”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霜冻
B. 落雪
C. 落叶
诗中“怅望长安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忧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