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夜宿海雪寺》

时间: 2025-05-11 01:08:21

诗句

喧静同一致,大隐即山居。

乃知道者流,所止恒晏如。

煌煌旧吴会,郁郁高人庐。

山阁花雾暝,池馆绿阴初。

复此良夜月,禅影流碧疏。

素友惬清会,境寂钟磬馀。

离坐忘言笑,超然悟玄虚。

不卧如有愧,尘路何驰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08:21

原文展示:

春夜宿海雪寺
作者: 良琦 〔明代〕

喧静同一致,大隐即山居。
乃知道者流,所止恒晏如。
煌煌旧吴会,郁郁高人庐。
山阁花雾暝,池馆绿阴初。
复此良夜月,禅影流碧疏。
素友惬清会,境寂钟磬馀。
离坐忘言笑,超然悟玄虚。
不卧如有愧,尘路何驰驱。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喧嚣与宁静并存的夜晚,大隐士就像隐居在山中一样。于是我知道那些智慧之士,他们的栖息之地总是宁静如常。辉煌的旧吴会,青翠的高人居所。山阁上花雾笼罩,池亭内绿荫初浓。又是这个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水,禅意在碧色中流动。素未谋面的朋友们欢聚,环境寂静,钟声和磬音余音绕梁。离开座位,忘记言语,欢笑之中超然领悟了玄妙的虚无。不躺下去似乎心中有愧,尘世的路又能驱使我去何方?

注释:

  • 喧静:喧闹与静谧,指环境的对比。
  • 大隐:隐士,指高人或隐居者。
  • 吴会:指古代的吴国,代表着繁荣与文化。
  • 禅影:禅宗的影子,寓意深邃的哲理和安静的心境。
  • 钟磬:寺庙中使用的乐器,象征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良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夜,作者在海雪寺中住宿,借此机会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夜宿海雪寺》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与艺术美感的诗作。诗歌从“喧静同一致”的感受入手,展现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独特氛围,既有世俗的喧嚣,也有内心的宁静。接着,作者对大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揭示了对“隐逸”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煌煌旧吴会”与“郁郁高人庐”,不仅反映出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也表达了对高人雅士生活的羡慕。

接下来的景象描绘,如“山阁花雾暝,池馆绿阴初”,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优美,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与友人聚会,忘却尘世的烦恼,尽享此刻的欢愉,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与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以“离坐忘言笑,超然悟玄虚”作为高潮,表达了作者追求超脱物质的宁静与内心的智慧。诗末以“不卧如有愧,尘路何驰驱”总结,反映出对尘世的淡泊与对内心追求的坚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喧静同一致:喧嚣与宁静同时存在,描绘出环境的复杂性。
  2. 大隐即山居:隐士的生活与山中的居所相似,强调隐逸的理想。
  3. 乃知道者流:智慧之士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哲学的思考。
  4. 所止恒晏如:他们所居之地总是宁静安详。
  5. 煌煌旧吴会:辉煌的古吴国,象征着文化与历史。
  6. 郁郁高人庐:高人的居所绿意盎然,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7. 山阁花雾暝:描绘出山中阁楼的美丽景色。
  8. 池馆绿阴初:池边的亭阁初被绿荫笼罩,夏日的气息。
  9. 复此良夜月:在这良夜,月色如水。
  10. 禅影流碧疏:禅意在月光下流淌,渗透出一种清幽。
  11. 素友惬清会:与素未谋面的朋友欢聚,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12. 境寂钟磬馀:环境宁静,钟声与磬音余音缭绕。
  13. 离坐忘言笑:离开座位,忘记言语,欢笑交融。
  14. 超然悟玄虚:超脱于世俗,领悟深奥的哲理。
  15. 不卧如有愧:不愿躺下休息,心中有愧。
  16. 尘路何驰驱:对尘世的追求与放弃,反思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禅影流碧疏”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禅意的流动。
  • 对仗:如“离坐忘言笑,超然悟玄虚”,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诗中大量运用意象,如“山阁”、“绿阴”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山阁: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花雾: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美丽。
  • 月光:象征着心灵的明亮与清澈。
  • 钟磬:代表寺庙的宁静与悠远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会”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 A. 魏国
    • B. 吴国
    • C. 汉国
  2. 诗中的“超然悟玄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 C. 对友谊的珍视
  3.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是?

    • A. 追求繁华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 C. 逃避责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更多强调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展示了夜晚的繁华与诗人的豪情,体现出不同的境遇与心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嫣然笑粲 菩萨蛮·鹅溪净称烟笼月 水调歌头·潇洒东湖上 鹧鸪天(西湖)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减字木兰花(郑尚书席上借前韵)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弛魂宕魄 灶结尾的成语 崇雅黜浮 才德兼备 风景摄影 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颠语倒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折文旁的字 包含何的词语有哪些 指一说十 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痿疾 窳隆 黽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祁奚之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