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吟 其三》

时间: 2025-05-23 08:55:06

诗句

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

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

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

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

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55:06

原文展示: 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楼的道院旁,放眼望去是高耸的树林。天边的浮云散开,远远地看到了江边的山。山中藏有禹王的古书,竹简被锁在石匣中。我想要去寻找它,尝试寻找古老的道观。只怕云朵再次合拢,我只能空手而归。

注释:

  • 高楼:指高耸的建筑物。
  • 临:靠近。
  • 道院:道教的修行场所。
  • 舒目:放眼望去。
  • 乔林:高大的树林。
  • 天际:天边。
  • 浮云:飘动的云。
  • 江上:江边的。
  • 禹书:传说中禹王留下的书籍。
  • 竹简:古代用竹片制成的书写材料。
  • 石函:石制的匣子。
  • 古道观:古老的道观。
  • 驾言:驾车。
  • 空去还:空手而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山水间,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高楼的视野和天际的浮云,引出对山中禹书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楼为起点,通过舒展的视野引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进而转入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诗中“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一句,既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豁达与追求。后文提及的“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则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渴望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站在高楼的道院旁,放眼望去是高耸的树林。
  2. 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天边的浮云散开,远远地看到了江边的山。
  3. 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山中藏有禹王的古书,竹简被锁在石匣中。
  4. 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我想要去寻找它,尝试寻找古老的道观。
  5. 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只怕云朵再次合拢,我只能空手而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天际浮云开”比喻心境的开阔。
  • 拟人:“云复合”赋予云朵以人的行为。
  • 对仗:“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通过高楼、浮云、山景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热爱,以及对古代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着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自由。
  • 浮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 山景:象征着壮阔的自然和古代文化的遗迹。
  • 禹书:象征着古代智慧和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禹书”是指什么? A. 禹王的古书 B. 禹王的竹简 C. 禹王的石函 答案:A

  2. 诗中“天际浮云开”一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驾言空去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满足 C. 期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祝允明《杂吟 其三》: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祝允明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祝允明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鹤叹 横塘路/青玉案 送方安行之官高密令 浣溪沙 太平时七首 其一 艳声歌 品令 九日登戏马台 频载酒 步花间 清平乐(三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配甲坊 包含浔的词语有哪些 录蔌 包含霸的成语 笞杖徒流 黍字旁的字 明露 玉服 寸字旁的字 走着瞧 绝户 包含拣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三点水的字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声色不动 束教管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