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37:28
菱叶荷花渐满池,
红榴绿筱正相宜。
天边日出园葵觉,
地底云生柱础知。
长夏未应炎暑过,
薄寒恰似晚秋时。
朝来苦怪双青鬓,
辄向风前学素丝。
菱角的叶子和荷花逐渐在池塘里盛开,
红色的石榴和绿色的竹子正好相配。
天边的太阳升起,像园中的葵花一样醒来,
地下的云层在柱础下生长着。
长夏还未应有酷热的天气,
微微的寒意似乎像晚秋时节。
早晨我苦恼于两鬓的青丝,
不禁向风中学习那轻柔的素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夏日与秋天交替的感受,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宗道,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及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而著称,尤其擅长诗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日,正值盛夏时节,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时节变化的敏感。通过生动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概,及对生活的思考。
《夏日杂兴七首 其七》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夏日的美景,诗中描写的池塘、荷花、石榴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夏日画卷。前四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夏日场景,特别是“天边日出园葵觉,地底云生柱础知”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和生生不息。
后四句则转向作者个人的感受,尤其是“朝来苦怪双青鬓”,透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表现了对青春易逝的忧虑。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他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菱叶”指的是什么植物?
“朝来苦怪双青鬓”中“青鬓”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夏日杂兴七首 其七》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思》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刘基表现出对夏日生机的赞美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白朴则通过秋天的凋零表现出对失去的怀念与惆怅。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