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14:04
积书岩
作者: 弘历 〔清代〕
二酉非所慕,八索谁能探。
游目既已豁,引兴殊不凡。
不著一卷书,是谓积书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淡薄之情和对自然的向往。
“二酉”不是我所追求的,八条绳索又有谁能探寻到呢?
目光游览周围,心情已经开阔,激发的兴致与众不同。
不执著于任何一本书,这才是真正的积书岩。
《积书岩》展现了弘历对书籍和知识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二酉”与“八索”,暗示了对物质与世俗的超脱。诗人不再沉迷于书本的知识,而是选择放眼自然,领略世间万象。这种态度在清代的文人中较为罕见,显示出弘历独特的个性与人生观。
诗的最后一句“不著一卷书,是谓积书岩”,则更是点明了主题。积书岩既可以理解为积累书籍的地方,也可以象征着一种心境,诗人不再执着于书本,而是将心灵的寄托放在自然之中,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修养,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才是最大的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