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29
作者: 徐震堮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芳讯。芳讯。盼断杏梁双影。三春憔悴罗衣。斜日无人絮飞。飞絮。飞絮。家在东风来处。
消息啊,消息!我盼望着杏树梁上的双影已经断了。春天三月,衣衫憔悴。斜阳下无人,柳絮随风飞舞。飞舞的柳絮,飞舞的柳絮,我的家在东风吹来的地方。
“东风”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而“飞絮”则是春天的另一种象征,意味着生命的复苏与繁荣。
作者介绍:徐震堮,近代诗人,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而受到后世的赞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命和恋爱的思考。
这首《调笑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的“芳讯”两字,便传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通过对杏树双影的描绘,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接着“斜日无人絮飞”,通过描写斜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飞絮”在诗中反复出现,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无奈。最后一句“家在东风来处”,则让整首诗回归到对家的思念与归属感,东风的方向正是生机与希望的所在。
整首诗在轻快的调子下,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爱情与归属的思考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