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12:25
窗前种得相思树,待到花开。已是心灰。剩有閒愁上两眉。浮生只当春宵梦,惆怅低徊。莫似前回。立向阶前数落梅。
在窗前种了一棵相思树,等到它开花时,我的心已经灰暗了。只剩下闲愁挂在眉头。人生就像春夜的梦,惆怅地徘徊。怎能比得上之前的快乐,站在台阶前数着梅花的落瓣。
本诗中提到的“相思”、“梅花”等意象,均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思念、孤独情感相关。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顾随(1891年-1967年),字云鹤,号天求,近代中华诗人、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作。顾随的诗风清新淡雅,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怀。
《采桑子 其二》创作于顾随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于生命短暂、情感孤寂的深思。
这首《采桑子 其二》以相思树为引子,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开头一句“窗前种得相思树”,既是对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期待逐渐变为失望,诗人感到“已是心灰”,情感的波动在此得以体现。
接下来的“剩有闲愁上两眉”,则用“闲愁”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那种无处释放的忧愁,幽深而又难以言说。诗中提到的“浮生只当春宵梦”,不仅是对短暂人生的感慨,更是对美好瞬间的自我安慰,显示出一种无奈而又无可奈何的态度。
最后两句“立向阶前数落梅”,则是怀旧与失落的结合,诗人通过梅花的落瓣,映射出对过去的珍惜与追忆。在整体结构上,诗歌展现出一种循环感,情感的起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得以显现,带给读者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复杂,表达了人对爱情、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相思树”象征什么?
“浮生只当春宵梦”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闲愁”主要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