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3 02:03:01

诗句

僮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落,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03:01

原文展示:

王守仁《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二》

僮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落,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在洞天的生活。仆人们自由地聊天,住在洞中并不觉得恶劣。人力的修建已经不必要,天意的巧妙设计让一切都显得自然。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厨房旁边,青翠的雾气如同帷幕般笼罩。我们每天嬉戏懒散,主人也自得其乐。虽然没有华丽的棨戟和荣华富贵,但我们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唯恐霜雪降临,深山的云雾中衣物单薄。


注释:

  • 僮仆:指仆人、侍从。
  • 不恶:不觉得恶劣、糟糕。
  • 人力:人工的修建,指人力所做的结构。
  • 天巧:自然的巧妙,指大自然的精美设计。
  • 清泉:清澈的泉水。
  • 翠雾:青色的雾气。
  • 嬉偃:嬉戏和懒散的生活状态。
  • 棨戟:古代官员的象征,指权势与荣华。
  • 尘嚣:指世俗的喧嚣与烦扰。
  • 霜雪凝:指寒冷的霜雪天气。
  • 衣絮薄:衣物单薄,形容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创立了“阳明学”。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守仁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诗中反映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喧嚣的逃避。


诗歌鉴赏:

王守仁的《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二》是一首具有鲜明个性和哲理思考的作品。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开头两句通过描绘仆人们在洞中的轻松状态,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诗人将洞居生活形容为“颇不恶”,显示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意与欣赏。

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现了环境的优美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清泉和翠雾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灵动而清新的气氛,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诗人通过“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随意与快乐,强化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最后两句则反映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惧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寒冷天气的忧虑。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担忧,既表现了对生活的享受,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体而言,王守仁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与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僮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仆人们在洞中自在地交谈,生活环境并不糟糕。
  •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人力的修建已不再必要,感谢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 清泉傍厨落,翠雾还成幕:清泉在厨房旁流淌,青翠的雾气像帷幕一样笼罩着四周。
  •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我们每天嬉戏懒散,主人也在享受这一刻的快乐。
  •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聒:虽然没有官位和荣华富贵,但却远离了世俗的喧嚣。
  •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但唯恐寒冷的霜雪降临,山中云雾弥漫,衣物单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泉比作生活的滋养,翠雾比作生活的保护。
  • 对仗:如“僮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翠雾还成幕”,使景象更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的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与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泉:象征生命的源泉和精神的宁静。
  • 翠雾:象征神秘与美好,代表自然的包容与保护。
  • 嬉偃:象征自由与随意的生活状态。
  • 霜雪:象征严寒与自然的威严,暗示生活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僮仆”指的是:
    A. 朋友
    B. 仆人
    C. 家人

  2. “清泉傍厨落”中的“清泉”象征着:
    A. 生命的源泉
    B. 财富的象征
    C. 人际关系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超脱
    C. 抵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然的美好,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守仁则将更多的哲理思考融入其中。


参考资料:

  • 《王守仁全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阳明学与中国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满庭芳 留别京兆 满庭芳·梅拆数枝 满庭芳 效东坡作 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满庭芳 满庭芳 中秋月,和人韵 满庭芳·兽炉烟断 满庭芳 赠槎滘罗叟 满庭芳 初至青岛游回澜阁感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用武之地 肉字旁的字 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鞠躬尽瘁 畸人侔天 附着 来物 虎劲 支字旁的字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穴宝盖的字 恩同再造 名垂千古 入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残酷无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