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36:22
南皮杂诗 其六
作者: 刘天谊 〔清代〕
琳宇珠宫接,联翩集鸨行。
人矜宋琴操,地比魏瑶光。
索笑三生石,安禅四大床。
争谈空即色,谁悟是皮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琳琅满目的宫殿如同珠宝般闪耀,优雅的鸨鸟翩翩起舞。人们以宋代的琴乐自豪,土地上的美丽则与魏国的瑶台相比。人们在三生石前欢笑,在四大床上安静地打坐,争论着“空”与“色”的关系,究竟谁能理解这只是一个皮囊的真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天谊,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们常常聚集讨论哲学与艺术,诗人以此为契机,抒发个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哲理的思考。开头的“琳宇珠宫”与“联翩集鸨行”勾勒出一幅华丽而动感的画面,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接着通过对宋琴操与魏瑶光的描绘,展现出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强调了人们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而后通过“索笑三生石,安禅四大床”,引入了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追寻快乐与内心宁静的矛盾。最后一句“争谈空即色,谁悟是皮囊”则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强调外在的皮囊与内在的精神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与文化景象,同时也深刻探讨了人生哲学,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与超脱的思考,是一首兼具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思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强调了外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琳宇珠宫”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华丽的宫殿
C. 田园风光
D. 战争场面
“三生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缘分与轮回
C. 战争
D. 文化艺术
“空即色”出自于哪个哲学流派?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D. 法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天谊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刘天谊更侧重于哲学的探讨,而白居易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