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乌夜啼》

时间: 2025-05-08 13:16:20

诗句

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

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

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

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

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乩。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16:20

原文展示

乌夜啼
作者:张宁 〔明代〕

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
如何屋上乌,夜半哑哑啼。
屋中有思妇,不寐候晨鸡。
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
明当有恩赦,揽衣出中闺。
曾闻孝慈乌,不类鹜与鹥。
复屋验兴周,登城知遁齐。
物兆有先见,由来事堪乩。
为语夜啼乌,止止无东西。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四周静悄悄的,群鸟都归巢了。
怎么屋顶上的乌鸦,半夜里却发出哑哑的叫声?
屋里有位思念丈夫的妇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等着晨鸡啼叫。
她惊恐地听到夜间的啼叫声,心中喜悦却又不安。
明天可能会有恩赦,于是她揽衣走出闺房。
曾听说孝顺的乌鸦,不像其他的野鸭和野鸥。
再看看屋外的情景,登高望远,知道了周围的变化。
万物的征兆总是有先见之明,事情的发展从来都可以预测。
我想告诉那只夜啼的乌鸦,停下来吧,别再叫了,反正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


注释

  1. 日夕:日落时分,傍晚。
  2. 群鸟皆冥栖:指鸟类都已归巢休息。
  3. 哑哑啼:乌鸦的叫声,形容其声音低沉。
  4. 思妇:思念丈夫的女人,常用于古代诗词中。
  5. 晨鸡:指清晨啼叫的公鸡,常用于表示天明。
  6. 孝慈乌:指孝顺的乌鸦,古代传说中乌鸦会哺养父母。
  7. 鹜与鹥:鹜指野鸭,鹥指野鸥,二者都为鸟类。
  8. 物兆:自然界中的征兆。
  9. :指用卜卦等方式来预测事情的发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宁,明代诗人,字子平,号青牛,生于浙江。张宁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抒发个人情怀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张宁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中,表达了对夜晚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中通过乌鸦的啼叫,映射出思妇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家庭与爱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乌夜啼》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乌鸦的哀鸣,展现了思妇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首联通过“日夕众喧寂,群鸟皆冥栖”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突显出乌鸦的异样叫声,使人感受到一种不安的氛围。思妇在夜半听到乌鸦的啼叫,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惊闻夜啼声,色喜情不怡”得以表现。

接下来的几句中,思妇因可能有恩赦而激动,冲动地走出内室,表现出对希望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她的行为象征着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情感的追寻与对生活的困惑。

整首诗以乌鸦的叫声为线索,层层展开情感的波动,最后以“止止无东西”收尾,既是对乌鸦的呼唤,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反思,表明了对生活中无常与孤独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本诗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日夕众喧寂:夜晚宁静,白天的喧闹已远去。
    • 群鸟皆冥栖:鸟儿们都已归巢,象征着安全与归属。
    • 如何屋上乌:提问式引出乌鸦的哀鸣,形成对比。
    • 夜半哑哑啼:乌鸦在深夜的叫声,传达出孤独与忧虑。
    • 屋中有思妇:转向内心的思考,展现思妇的境遇。
    • 不寐候晨鸡:她因思念而辗转反侧,显示出情感的深刻。
    • 惊闻夜啼声:乌鸦的叫声惊扰了她的思绪。
    • 色喜情不怡:内心的矛盾,既有期待又有不安。
  2.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乌鸦的叫声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首联与次联之间的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乌鸦的叫声象征着思妇内心的挣扎与期待。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孤独、思念与希望交织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爱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1. 乌鸦:象征思念与孤独,其叫声引发思妇的情感波动。
  2. 思妇:代表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反思。
  3. 夜晚:象征着寂静与忧虑,反映出人内心的挣扎。
  4. 晨鸡:希望与新的开始的象征,期待着未来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群鸟皆冥栖”是什么意思?

    • A. 鸟儿们在空中飞翔
    • B. 鸟儿们都回到巢里休息
    • C. 鸟儿们在树上嬉戏
    • D. 鸟儿们在水中游泳
  2. 填空题:乌鸦的叫声使思妇感到__

  3. 判断题:本诗写于明代,表达了对家庭的重视。 (对/错)

答案

  1. B
  2. 孤独/思念(均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情境,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通过夜晚的景象,抒发对人事的感慨,两者都通过夜的寂静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对张宁及其作品的深入探讨。
  2.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3. 《中国古代诗歌史》——对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经车輞谷 待昭二首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席上赋得榛 柳枝词十三首 自嘲 初到洛中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故家子弟 风字旁的字 心惊胆怕 弃暗投明 五茎 曹大家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旁搜博采 小决使导 小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正开头的成语 您家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谋断 卤字旁的字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