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9:58
踏莎行 舟次河桥
别酒才醒,离程乍远。
兰桡斜阁烟中饭。
霜华昨夜湿银篝,
夜深记有人低唤。
肠断难禁,魂销何限。
邻舟商妇筝声换。
一分明月照河桥,
桥头船里愁千万。
刚刚醒来,酒还未完全清醒,离别的旅程又是那么遥远。
摇曳的船桨在烟雾中,似乎在等待着饭菜的香气。
昨夜的霜华湿透了银色的篝火,
夜深时,我记得有人低声呼唤。
心中难忍的悲伤,难以抑制,灵魂似乎也被折磨无尽。
邻船的商妇换了筝声,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河桥,
而桥头的船里,愁苦却无尽无休。
作者介绍:陈维崧,字仲明,号白山,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陈维崧游历途中,正值离别时刻,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踏莎行·舟次河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思念。诗中开头便提到“别酒才醒”,显示出诗人刚从离别的酒宴中清醒过来,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船上的情景,水面烟雾缭绕,仿佛在感受着离别的气息。特别是“霜华昨夜湿银篝”,通过描绘清晨的霜露,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与内心的悲伤形成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邻舟商妇筝声换”,这种音乐声不仅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渲染,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而“一分明月照河桥”,明月象征着希望和思念,照耀着河桥,寓意着无尽的愁苦似乎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显。最后一句“桥头船里愁千万”,直白而有力地将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份深沉的离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离愁别绪,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别酒才醒”中的“别酒”指的是什么?
A. 离别的酒宴
B. 酒的种类
C. 酒的味道
D. 酒的颜色
“霜华昨夜湿银篝”中的“霜华”是什么意思?
A. 露水
B. 雪
C. 霜
D. 雨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愁
C. 旅行
D. 爱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