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时间: 2025-07-12 07:16:25

诗句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

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16:25

原文展示: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山驾严装羽队分,
敕书先下玉晨君。
明知不比人间别,
亦自含凄望碧云。

白话文翻译:

我恭送昙阳大师,山上驾车装饰得如同羽队分开,
敕书早已先行传达给玉晨君。
明知这与人间的分别并无不同,
但心中仍然含有对碧云的凄凉眷恋。

注释:

  • 山驾:山上供奉的神灵或高人所乘的车。
  • 严装:严肃的装饰,形容车队的庄重。
  • 羽队:比喻轻盈灵动的队伍。
  • 敕书:皇帝或高位者所下的命令书。
  • 玉晨君:指代神仙或高贵的人物,传说中的玉晨君是天帝的使者。
  • 碧云:青蓝色的云,常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典故解析:

“玉晨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指代神仙或高贵的神明,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碧云”则常常与高远、清新、优雅的意象相联系,表现出对自然和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屠隆(约1550-约1620),字子期,号逸轩,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因其作品多涉及佛教、道教等哲学思想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昙阳大师的过程中,反映了作者对高人及其超然思想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离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昙阳大师的敬仰与依依惜别之情。开头的“山驾严装羽队分”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似乎大师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别离,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用“敕书”暗示了对大师身份的认可和尊重,而“明知不比人间别”则体现了对这种离别的无奈与哲思,显示出对尘世的淡然和对灵界的向往。最后一句“亦自含凄望碧云”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逝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既有自然的景象,也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屠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驾严装羽队分:描绘了在山中庄重的仪仗队伍,给人一种神秘且威严的感觉。
  2. 敕书先下玉晨君:表明了高层的认可与尊重,暗示了昙阳大师的身份及其重要性。
  3. 明知不比人间别:表达了对于离别的哲学思考,虽然知道这是一种常态,但心中仍有不舍。
  4. 亦自含凄望碧云:将思念与自然结合,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送别的场景比作羽队,增加了诗的轻盈感和神秘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表现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使得自然景象仿佛也在倾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的超然与对高人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哲思,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与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超脱的境界。
  • 羽队:轻盈、自由,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
  • 碧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晨君”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贵神明
    C. 诗人自己
    答案:B

  2. “山驾严装羽队分”中的“羽队”比喻的是: A. 轻盈灵动的队伍
    B. 武装士兵
    C. 车辆
    答案:A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理想与自然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屠隆的这首诗更注重哲思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友谊的真挚与离别的痛苦。两首诗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屠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哲学:屠隆的诗歌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会峰亭 祭石曼卿文 玉楼春 其二十七 渔家傲 马啮雪 郡人献花 渔家傲 楼头 浣溪沙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包含代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匿迹隐形 扑击遏夺 食字旁的字 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兑音 鬼字旁的字 智力产业 心平气舒 伤化败俗 几字旁的字 阿时趋俗 湮缺 推恩削藩 样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