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2:01
南郊杂韵(六首)
紫坛云雾切三台,
玉趾将临画鼓催。
列炬照天驰道远,
佩声遥自半空来。
这首诗描绘了南郊祭祀的场景:紫色的坛子上云雾缭绕,仿佛要抵达三台;玉制的足趾即将降临,画鼓声急促地催促着。点燃的火炬照亮了通向天空的道路,佩戴的铃声遥远地从空中传来。
陆容(约公元1500年-约公元1580年),明代诗人,字士龙,号渔隐,晚号天池山人。陆容生于书香门第,自小聪慧,才华横溢,致力于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南郊杂韵》创作于明代南郊祭祀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这首诗以南郊祭祀为主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中通过描绘紫坛、火炬和佩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崇高的氛围。首联“紫坛云雾切三台”中,“紫坛”象征着神圣的空间,云雾则增添了氛围的神秘感;“三台”不仅是天文学的象征,亦代表着祭祀的对象,暗示着人们对天神的敬仰。次联“玉趾将临画鼓催”则表现了神灵即将降临的迫切感,画鼓的声音更是增强了仪式的紧迫性与庄重。
后两句“列炬照天驰道远,佩声遥自半空来”则通过火炬的照耀和佩声的回响,传达出祭祀的仪式感与神秘感,仿佛神灵在天地之间穿梭,给人以超然的感觉。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鲜明,充满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突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古人对祭祀仪式的重视与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关系。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诗中的意象?
A. 紫坛
B. 玉趾
C. 江河
D. 列炬
诗中提到的“三台”象征什么?
A. 祭坛
B. 天上的星星
C. 祖先
D. 古代的乐器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对神灵的敬仰
C. 生活的琐碎
D. 田园风光
对比陆容的《南郊杂韵》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陆容更侧重于祭祀的庄重与神圣,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淡远。陆容通过仪式感的描绘传达了对神灵的敬仰,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