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52:13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
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的赞美与祝愿。诗中提到,龙旗在阳光下飘扬,和谐的铃声环绕四周。各种仪仗整齐有序,象征着光明与荣耀。诗人希望以孝道来报答先父,将长寿与幸福传承下去,愿望是多福多寿。最后,诗人祝福王公能够安享太平,收获幸福。
作者介绍:此诗的具体作者不详,属于《周颂》中的一部分。《周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礼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朝,主要用于祭祀和庆典,表达对王权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敬仰,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礼仪和孝道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周王的赞美,展现了周朝的政治理想与礼仪文化。开篇以“载见辟王”引出主题,强调了王的地位和重要性。接着用“龙旂阳阳”和“和铃央央”的描写,生动展现了王出行时的盛大场景,仿佛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庄严与威仪。后两句以“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反映了周代社会对家庭和祖先的重视。这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整首诗的节奏感强,音韵和谐,使用了许多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主要运用了对仗、排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周王的尊崇与对先祖的敬仰,反映了周代社会重视孝道与礼仪的文化特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旂”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王公能获得什么?
“以孝以享”中的“孝”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国风·周南·关关雎鸠》相比,前者更注重对王权的赞美,而后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两首诗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