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1:26
蒹葭一方。烟霞趣长。荷衣蕙带徜徉。有先生草堂。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后人凭吊苍凉。剩空山夕阳。
在这片芦苇荡旁,烟霞的趣味悠长。穿着荷叶衣裳、佩带蕙草的我在此徜徉。那里有位先生的草堂,松树和菊花都已荒废。猿猴已去,仙鹤也不见踪影。后人来此凭吊,不禁感到苍凉,只剩下空山和夕阳。
作者介绍:俞樾,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号石帆,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以自然景物抒发对世事的感慨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芦苇荡、烟霞、草堂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苍凉的画面。诗的开头“蒹葭一方”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惬意,接着通过“烟霞趣长”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美好与悠久的气息。此时,诗人似乎走入了一个理想的境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随后的“松荒菊荒”与“猿亡鹤亡”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隐含着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感叹,似乎在提醒后人对过往的珍视与反思。在“剩空山夕阳”中,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山与夕阳,形成一种孤寂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时光的哲思。
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存在的对比。通过细腻的笔触,俞樾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孤独与苍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包括哪些?
“松荒菊荒”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后人凭吊苍凉”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