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6:49
缘湖始欣往,遐览历幽寻。
山到不容路,云藏犹有林。
阶前寒涧落,榻下白云深。
积雪千峰里,寥然空世心。
在湖边开始欣然前往,远处的景色幽静而迷人。
山峦陡峭,路途无法通行,云雾缭绕,仍有树林隐藏其间。
台阶前寒冷的溪水流淌,榻下白云深邃而无尽。
千峰之中积雪覆盖,心中感到空灵而寂寞。
诗中提及的“寒涧”和“白云”虽然并无特定的典故,但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哲理思考,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施渐,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施渐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冬日游天竺寺》写于寒冬时节,诗人通过游览天竺寺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沉静和思索。
《冬日游天竺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施渐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哲思。诗的开头“缘湖始欣往”即以“湖”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幽静的自然中。接下来的“遐览历幽寻”则表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对美景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愉悦。
“山到不容路,云藏犹有林”一句,描绘了险峻山势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空间的压迫感与自然的神秘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而“阶前寒涧落,榻下白云深”则带有一种宁静的孤寂,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安宁。
最后一句“积雪千峰里,寥然空世心”,通过雪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心中空灵的感受,仿佛在喧嚣的世俗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这首诗不仅是对冬日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心灵的探寻与自我反思的表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冬日的游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超然。
诗人在哪个季节游览天竺寺?
诗中提到的“寒涧”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