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4:40
阳春歌
作者: 刘基 〔元代〕
帝车东指淑景昭,
冶容冉冉生寒条。
枯根相顾一时起,
阳春只在霜雪里。
枝头候禽鸣滑滑,
暖烟火夜催花发。
蜂喧蝶竞方及时,
风雨宿昔成离披。
人间但见阳春好,
未识春阳有枯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皇帝的车驾向东驶去,春光明媚,寒意却依然在树枝上隐现。枯树的根部似乎在彼此呼应,一时间又重新焕发生机,阳春的气息仍然隐藏在霜雪之中。树枝上候鸟轻声鸣叫,温暖的烟火在夜晚催促花朵绽放。蜜蜂和蝴蝶在春天里争相飞舞,风雨的洗礼让万物显得更加生动。然而,世间人们只看到春天的美好,却不知道春阳之下也有枯萎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熊,号太和,元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具有人道关怀。
创作背景 《阳春歌》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自然的感悟,寄托了对生命复苏的期待和对人世间的思考。
《阳春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复苏。诗的开头以“帝车东指”引入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春光的普照。随后的描写中,寒条与枯根相互呼应,展现了春天虽已来临,但依旧有寒冷和枯萎的存在。这种对比强化了春天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
随着诗歌的推进,枝头的鸟鸣和暖烟火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蜜蜂和蝴蝶的舞动则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繁华。然而,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阳春之下隐藏着枯槁的现实,这种反差让整首诗愈加深刻,带有一丝悲凉与反思。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好又复杂的春天,令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脆弱,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思考,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阳春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帝车”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