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4-27 02:59:46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9:46

诗词名称: 登鹳雀楼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原文展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太阳已经落到山的尽头,
在苍茫的云海中若隐若现。
如果想要尽览千里美景,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 白日:指太阳。
  • :靠近、依偎。
  • 苍苍:形容色彩深邃、广阔。
  • 云海:指云层如海洋般的景象。
  • 欲穷:想要穷尽、看尽。
  • 千里目:指远望千里的景色。
  • :再一次、再次。
  • 层楼:指楼层。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登楼”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河东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写于王之涣登临鹳雀楼时,环境优美,心怀壮志。诗作反映了诗人渴望追求更高理想和境界的情感。

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高远的情怀和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开篇的“白日依山尽”通过描绘日落的景象,引起读者对自然美的感悟。接着“苍苍云海间”描绘了辽阔的云海,渲染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这种精神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追求,也映射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永不停歇的探索和进取之心。整首诗音韵和谐,意象清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成为了中国古诗中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白日依山尽:太阳在山的尽头落下,描绘出壮丽的日落景象。
    2. 苍苍云海间:在广阔的云海之间,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
    3. 欲穷千里目:表明诗人想要尽情观赏远方美景的愿望。
    4. 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要追求更高理想的决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落比作依山而尽,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如“白日”与“苍苍”,增强了诗歌的音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白日:象征希望与光明。
  • 云海:象征辽阔与无尽的可能。
  • :象征追求与向上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日落和云海
    B. 雨天和雪山
    C. 星星和月亮

  2. 诗人想要追求什么?
    A. 财富
    B. 美景
    C. 理想与境界

  3. “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字意思是?
    A. 穷困
    B. 追求尽头
    C. 彻底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追求理想的情感,但王之涣更注重高远的理想,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流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
  • 《王之涣生平与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一丛花 蓦山溪(次陈帅用曹元宠梅花韵) 满庭芳 满庭芳(八月十六日醴陵作) 水龙吟(九日次前韵) 水龙吟(雪) 念奴娇(九日) 兰陵王(郴州作) 满江红(都下作) 满江红(滕王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容宛在 欺善怕恶 鼎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包含樊的词语有哪些 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拉练 下愚不移 岩栖谷饮 无冬历夏 徼外 峻制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议筵 穷而后工 齲字旁的字 包含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