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9:46
诗词名称: 登鹳雀楼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原文展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太阳已经落到山的尽头,
在苍茫的云海中若隐若现。
如果想要尽览千里美景,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登楼”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河东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写于王之涣登临鹳雀楼时,环境优美,心怀壮志。诗作反映了诗人渴望追求更高理想和境界的情感。
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高远的情怀和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开篇的“白日依山尽”通过描绘日落的景象,引起读者对自然美的感悟。接着“苍苍云海间”描绘了辽阔的云海,渲染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这种精神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追求,也映射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永不停歇的探索和进取之心。整首诗音韵和谐,意象清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成为了中国古诗中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日落和云海
B. 雨天和雪山
C. 星星和月亮
诗人想要追求什么?
A. 财富
B. 美景
C. 理想与境界
“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字意思是?
A. 穷困
B. 追求尽头
C. 彻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追求理想的情感,但王之涣更注重高远的理想,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流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