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2
寒夜背诵古诗,至“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止水既无滓,流水亦无颇。
渟为百尺潭,荡为千层波。
娟娟月自永,习习风微和。
泠然识此意,欲和沧浪歌。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的水面和月光下的微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深邃。诗的前两句提到静水与流水,表明了水的清澈与安宁,接着通过比喻将水比作深潭与波浪,象征着情感的深沉与变化。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意境的领悟,想要以此来吟唱《沧浪歌》。
汪精卫(1883年-1944年),字仲明,号逸群,近代政治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参与了反清及国民革命,后期因政治原因流亡海外。其诗风受古典影响深厚,常以抒情见长。
此诗写作于寒夜,表现了在孤独的环境中对古诗的背诵和对情感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前两句“止水既无滓,流水亦无颇”,描绘了水的两种状态:静止与流动,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省。水的清澈象征着纯净的心境,这种心境在诗中得到了升华。
接下来的“渟为百尺潭,荡为千层波”,则通过水的不同形态,表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变化。百尺潭的静谧与千层波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人内心的复杂。
最后的“泠然识此意,欲和沧浪歌”则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月光照耀下的清风,似乎唤起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想要通过吟唱《沧浪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向往。
本诗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止水既无滓”中的“滓”指什么?
A. 清水
B. 杂质
C. 流水
D. 风
诗中“泠然识此意”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迷茫
B. 对意境的领悟
C. 对爱情的失落
D. 对友谊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沧浪歌”象征着?
A. 自由与理想
B. 爱情与思念
C. 友情与团聚
D. 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