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1:48
送陈牧止客游江南特约石大师同舟
作者: 释今沼 〔明代〕
与谁泛吴越,知己是高僧。
对卧风吹席,清谈雪冻灯。
迹閒奇易览,事胜物庸憎。
拟欲邀余去,羸疴恨不能。
我与谁共泛舟于吴越之地?知心之人乃是高僧。
在风中卧着,席子随风而动,谈笑间灯光映照着冰雪的寒冷。
闲适的景象易于欣赏,世事的繁杂令人厌恶。
本想邀你同行,但因身体羸弱而无法成行。
作者介绍:释今沼为明代诗人,禅宗僧侣,擅长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表现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江南水乡的春季,诗人受邀与高僧同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羸弱身体的无奈。
此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在描绘与高僧共游的场景时,诗人通过“风吹席”、“清谈雪冻灯”等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突出“知己”的珍贵与难得。
此外,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也在“事胜物庸憎”中得以体现,显示出他对物质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羸疴恨不能”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在身体羸弱的状态下,无法与知己同行,体现出人对自由和友情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展现出对身体羸弱的无奈,对世俗繁琐的厌倦,传达了禅意的超然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僧”指的是?
A. 朋友
B. 知己的僧侣
C. 诗人的师父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A. 痛恨
B. 厌倦
C. 无所谓
最后一句“羸疴恨不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