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0
何年粉黛逐狼过,三石遗踪势嵯峨。
兵男已从黄土没,灶烟犹起白云阿。
月明竹院惊烽火,风动松篁奏戍歌。
苔藓半封碑记古,千秋赢得玺褒多。
这首诗描绘了过去的战争遗迹和历史的沧桑,试图追溯那些古老的岁月。诗中提到,是什么时候粉饰的美人跟随狼群逃过这里?三座石头的遗迹高耸入云。士兵们已埋入黄土,然而灶台上的烟雾仍然在白云之下升起。明月照耀下的竹院,被烽火的景象惊动,风吹动着松竹,仿佛在奏响戍守的歌曲。苔藓半遮住古碑的铭文,经过千年的岁月,这里仍旧赢得了皇帝的褒奖。
作者介绍:赖万耀,明代诗人,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对往昔的追思。
创作背景:这首《惠妃古迹》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试图通过古迹的描写,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怀,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
《惠妃古迹》不仅是一首关于历史遗迹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对“粉黛”与“狼”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美好事物的流逝。接着,三石遗踪的描写,象征着战争留下的痕迹,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诗中通过“兵男已从黄土没”的叹息,体现了对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无奈。
而“灶烟犹起白云阿”则在悲凉中透出一丝生机,烟雾在空中飘荡,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的继续。接下来的“月明竹院惊烽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安的氛围,明月照耀下的竹院与烽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战争带来的恐慌与无奈。
最后两句对古碑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苔藓虽然半封碑记,却证明了这段历史的存在与价值。千秋之后,这些历史的痕迹依旧在,成为后人追寻和铭记的对象。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珍惜,情感深邃而又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粉黛”指的是什么?
“兵男已从黄土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苔藓半封碑记古”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