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柯子》

时间: 2025-04-21 22:29:11

诗句

黄菊东篱下,迎霜绽一枝。

衰杨依旧袅风丝。

记得年时分手,泪痕滋。

纵有重逢日,应无再少时。

重逢何况更无期。

漫道人间天上,两心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2:29:11

原文展示:

黄菊东篱下,迎霜绽一枝。
衰杨依旧袅风丝。
记得年时分手,泪痕滋。
纵有重逢日,应无再少时。
重逢何况更无期。
漫道人间天上,两心知。

白话文翻译:

在东篱下的黄菊,迎着霜寒绽放出一枝花。衰老的杨树依然在风中摇曳。记得那年分手时,泪水湿润了面颊。即使有重逢的日子,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年轻。重逢的时日更是没有定期。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我们的心意彼此明了。

注释:

  • 黄菊:黄色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篱笆,古人常在此处赏菊。
  • 迎霜:迎接寒霜,指经历风霜而依然绽放。
  • 衰杨:衰老的杨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泪痕滋:泪痕滋润,表达离别时的伤感。
  • 重逢无期:重逢没有定期,表明对未来重逢的渺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4-1953),字子华,号岑村,江苏无锡人。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常结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南柯子》创作于20世纪初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感悟个人情感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柯子》通过黄菊与衰杨的意象,描绘了秋冬之际的孤寂与思念。开篇黄菊在霜寒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黄菊的盛开与衰杨的摇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诗中提到的“泪痕滋”,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与对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

而“重逢何况更无期”则点明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重逢的渺茫,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无奈。尽管如此,诗的最后一句“漫道人间天上,两心知”,却通过“心知”二字,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表明即使身处不同的时空,彼此的心意依然相通。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坚定,使整首诗在沉重的离别感中,透出一丝温暖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菊东篱下,迎霜绽一枝:描绘了黄菊在寒霜中开放的情景,象征着坚韧。
  2. 衰杨依旧袅风丝:衰老的杨树在风中摇曳,暗示时光流逝。
  3. 记得年时分手,泪痕滋:回忆分手的情景,泪水湿润了面颊,表达悲伤。
  4. 纵有重逢日,应无再少时:即使有重逢,也不会再年轻。
  5. 重逢何况更无期:重逢没有时间的保证,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
  6. 漫道人间天上,两心知:无论身在何处,彼此的心意依然相通。

修辞手法:

  • 比喻:黄菊与衰杨的对比,象征生命与时间。
  • 拟人:“迎霜绽一枝”使花朵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泪痕滋”和“再少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渺茫,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恒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坚韧与高洁。
  • 衰杨: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泪痕:象征离别的伤感与情感的纠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菊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脆弱
    • C. 喜悦
  2. 诗中提到的“重逢何况更无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喜悦
  3. “泪痕滋”中的“泪痕”主要指什么?

    • A. 伤感
    • B. 高兴
    • C. 忧虑

答案:

  1. A. 坚韧
  2. B. 无奈
  3. A.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顾随的《南柯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但顾随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集》
  • 《中国现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过陶征君隐居 送友人归江南 东林愿禅师院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续纪汉武(一作读汉武内传) 湘中弦 夷陵夜泊 海棠图 橹声 陇上逢江南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贫病交攻 抓乖弄俏 油墨 豕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会守 梭杼 利灾乐祸 秋结尾的成语 冰壶玉衡 锓枣 包含鞋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沉谋重虑 阜字旁的字 衣锦之荣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