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9:22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
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
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看那斜阳的一缕余辉,刚刚送走了归帆。岸边环绕着孤城,波涛在野渡间回旋,月光在悠闲的堤岸上暗淡。
模糊中不知是谁在想念?轻轻的心如梦一般随烟雾飘飞。赢得双双泪眼,让她的罗衣沾湿。
江南的几日又成天涯,谁能寄托我的相思?怅惘的夜晚霜花满地,空旷的树林里盛开,只有你知道。
安排了十分的秋色,然而美丽的芳菲总是离别的时候。惟有醉饮这醇酒,任凭轻舟缓缓划过。
董士锡(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元济,号静斋,浙江人。董士锡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木兰花慢》是在诗人归舟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爱人深切的思念。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的情感。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充满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全词通过描绘归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开篇便以“斜阳”入手,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孤城”和“野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意境。
“依稀是谁相忆”,引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轻魂如梦的比喻更是将思念的飘渺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泪眼”与“罗衣”的意象交织,展现了情感的真实与脆弱,令人感同身受。尽管有“江南几日又天涯”的无奈,但诗人却又将这种愁苦化为对自然的感悟,安排秋色,柔橹轻移,试图在醉酒中寻找片刻的安宁与解脱。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通过自然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
描绘夕阳的余晖,渲染归舟的宁静,寄托了归家的期盼。
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
通过“孤城”与“野渡”的对比,营造出孤独的意境。
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
表达对故人的模糊记忆,思念如烟雾般飘渺。
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形象地描绘泪水的情景,传达思念的痛苦。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
表达离别的无奈与孤独,加深情感的深度。
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
夜晚的寒霜与树林的空旷,只有爱人能理解这种孤寂。
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
秋色的安排,暗示了离别的 inevitability。
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借酒自解愁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木兰花慢》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的外在景象,也深刻反映了内心的情感状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斜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夕阳的美丽
B. 离别与孤独
C. 旅行的愉快
答案:B
诗中“轻魂如梦逐烟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思念
C. 希望
答案:B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中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