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渡江云 秋夜阅报,怆怀不寐》

时间: 2025-05-04 04:53:09

诗句

霜凝天色晚,绕阑踯躅,新月照庭除。

隔帘听燕语,软语商量,北返共将雏。

芙蓉渐老,怨归帆、不渡重湖。

犹记得,来时春柳,丝缕系香车。

愁余,烟云陡起,雾霭沉昏,障家山何处?

空太息书随雁杳,镜怯鸾孤。

当年蝶向花丛醉,甚近来、香梦俱无?

秋风起,今宵应瘦蘼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3:09

原文展示

渡江云 秋夜阅报,怆怀不寐
作者: 刘凤梧 〔近代〕

霜凝天色晚,绕阑踯躅,新月照庭除。
隔帘听燕语,软语商量,北返共将雏。
芙蓉渐老,怨归帆不渡重湖。
犹记得,来时春柳,丝缕系香车。
愁余,烟云陡起,雾霭沉昏,障家山何处?
空太息书随雁杳,镜怯鸾孤。
当年蝶向花丛醉,甚近来香梦俱无?
秋风起,今宵应瘦蘼芜。

白话文翻译

夜色渐深,霜凝结在天边,围着栏杆踱步,新月照耀着庭院。隔着帘子听到燕子的鸣叫,低声商量着北归,带着幼雏一起飞回。芙蓉花渐渐凋谢,怨恨归帆无法渡过重重湖水。犹记得,春天时柳树繁茂,丝缕缠绕着香车。愁苦仍在,烟云陡然升起,雾霭弥漫,遮挡了家乡的山峦,究竟在何方?空自叹息,书信随雁影消逝,镜子里怯生生的映出孤独的鸾鸟。曾几何时,蝴蝶在花丛中沉醉,而如今却连香梦也难以寻觅?秋风起,今夜的蘼芜花恐怕也要憔悴了。

注释

  • 霜凝:夜间天气寒冷,霜霜凝结在空气中。
  • 踯躅:徘徊、踱步,表示心情沉重。
  • 隔帘:帘子隔开,指听到远处的声音。
  • 芙蓉:荷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归帆:归去的船,象征离别与思念。
  • 香车:指载着香气的车子,多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凤梧,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夜,正值时局动荡,诗人阅报后,心中感慨万千,无法入眠,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融合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深沉的思索与怀旧之情。开篇“霜凝天色晚”展现了一个寒冷的秋夜,诗人围着栏杆踱步,情绪沉重。接着,通过“隔帘听燕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的声音,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现实却是“怨归帆不渡重湖”,表达了对归乡之路的无奈。

“犹记得,来时春柳”,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随着“烟云陡起,雾霭沉昏”,环境的变化呼应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愁苦加深,孤独而迷茫。最后,诗人以“秋风起,今宵应瘦蘼芜”收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惆怅,也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与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凝天色晚:描绘秋夜的寒冷与宁静。
  2. 绕阑踯躅:诗人心情沉重,徘徊不定。
  3. 新月照庭除:新的月亮照亮了庭院,象征希望。
  4. 隔帘听燕语:听到燕子的鸣叫,显得温暖而亲切。
  5. 软语商量:燕子低语,象征归家的希望。
  6. 北返共将雏:燕子带着幼鸟北归,暗含亲情与责任。
  7. 芙蓉渐老:花儿凋谢,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8. 怨归帆不渡重湖:对离别与归乡的无奈与怨恨。
  9. 犹记得,来时春柳: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10. 丝缕系香车: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11. 愁余,烟云陡起:愁苦加深,环境变化反映内心。
  12. 雾霭沉昏,障家山何处:迷茫与无助,寻找归属感。
  13. 空太息书随雁杳:书信消失,象征思念的无奈。
  14. 镜怯鸾孤:孤独的心境,映照出内心的孤寂。
  15. 当年蝶向花丛醉:曾经的美好与快乐。
  16. 甚近来香梦俱无: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17. 秋风起,今宵应瘦蘼芜:秋风带来悲凉,象征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芙蓉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美好生命的怀念。
  • 拟人:燕子低语,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烟云陡起,雾霭沉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织,展现了对生命脆弱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
  • 燕子:象征归乡与亲情。
  • 芙蓉:象征美好与青春。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芙蓉渐老”中“渐老”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美好的事物的逝去
    • C. 自然的变化
    • D. 个人的成长
  3. 诗中提到的“归帆”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希望
    • B. 离别的无奈
    • C. 自由
    •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杜甫的《春望》:在忧国忧民的背景下,与刘凤梧的个人感受形成对比,前者更关注社会,而后者更注重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凤梧生平与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灵山观金灯 连雪五日有无尽观 离怨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哭赵信庵 哭赵信庵 哭秋崖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德胜头回 衰痬 止字旁的字 贵骨 绛蜡 猢狲入布袋 胶结 风潇雨晦 握素披黄 寸字旁的字 精了 飞鸿印雪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