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46
京口纪行
作者: 胡翰 〔明代〕
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
我舟不得发,徘徊越昏晓。
衡运已朔易,曜灵忽东杲。
早出南徐州,草干霜露少。
惨惨沙尘飞,轧轧车轮绕。
寒气来薄人,重裘仅如缟。
日高众鸟翔,天末孤帆杳。
川流与冈势,合沓自回抱。
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
勉为辛苦行,益见颜色槁。
人言野多虎,前驱善相保。
顾非千金躯,祇欲杖穹昊。
共子陈此情,归来卧蓬岛。
大江的西风吹来,波涛是多么浩荡。
我的船无法起航,只能徘徊在昏晓之间。
航运已然改变,日月的光辉忽然从东方升起。
我早晨从南徐州出发,草地上霜露稀少。
沙尘飞扬,车轮轧轧声响。
寒气袭来,裘衣穿在身上却像薄纱一样。
太阳高悬,鸟儿在空中飞翔,天边的孤帆已经消失。
江水流动与山冈相拥,交错回旋如同抱团。
人生在大块天地之间,有谁能超脱其外?
我努力行走,越发感觉到身心的疲惫。
人们说野外多有虎豹,前行时要小心相保。
但我并不在乎金钱的身体,只想手杖仰望苍穹。
和你一同倾诉这种情感,归来后在蓬岛上安息。
作者介绍: 胡翰,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京口纪行》创作于明代,描写了诗人在长江边的旅行感受,反映出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思考。在社会动荡与个人抉择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
《京口纪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古诗,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在长江上航行的艰辛与孤独。开篇“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以壮阔的江水与狂风为背景,显示出自然的力量与诗人的渺小。接着,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舟行不发、沙尘飞扬、寒气逼人,展现了旅行带来的困苦与疲惫。
诗中“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一语,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渺小。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渴望在蓬岛安息,这种对归属感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交织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归宿的渴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旅行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在面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时,诗人选择努力前行,最终希望能在某个归宿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江”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诗人对旅行的感受是怎样的?
A. 轻松愉快
B. 辛苦无奈
C. 无忧无虑
D. 兴高采烈
诗中提到的“蓬岛”代表什么?
A. 旅行的目的地
B. 一种心灵的归宿
C. 自然的景观
D. 朋友的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