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9:07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谁得及铮铮铁。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这首诗的气势更显激昂,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悲伤与感慨。即使石头崩裂、海水枯竭,我的心依然不屈不挠。谁能与这铮铮的铁骨相比?那一卷写满麻沙的诗作是多么的精妙绝伦,它的来历仍然可以追溯。我想要细细品读,喉咙却因激动而哽咽。你来看看那斑斑的血迹。
梁鼎芬(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情感,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怀。梁鼎芬的诗风常常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国家兴亡有关。诗人在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守。
这首诗的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正气歌成诗更烈”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正义的力量和诗歌的激昂情感。接下来的“字字悲宫阙”表明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承受的情感冲击,字句间流露出悲伤与愤怒的交织。
“石烂海枯心不歇”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外界环境再如何恶劣,他的内心依然坚定。这里,诗人运用自然的意象来象征人类的生存状态,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谁得及铮铮铁”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象征着理想与信念的坚定。诗人在此使用了比喻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与世俗的冲突与抗争。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共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正义与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选择题:诗中“正气歌成诗更烈”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石烂海枯心不歇”意在表达诗人的__。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对/错)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梁鼎芬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个体内心的挣扎与社会的责任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