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夜有感》

时间: 2025-05-21 15:50:48

诗句

问夜如何夜未央,重门深锁漏声长。

梦回隔院笙歌歇,风过疏棂枕簟凉。

四壁草虫灯似豆,一帘花气月如霜。

朦胧正欲重眠着,又听荒鸡报晓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5:50:48

原文展示:

问夜如何夜未央,重门深锁漏声长。
梦回隔院笙歌歇,风过疏棂枕簟凉。
四壁草虫灯似豆,一帘花气月如霜。
朦胧正欲重眠着,又听荒鸡报晓忙。

白话文翻译:

问:夜晚是怎么样的呢?夜还未结束,重重的门锁得紧紧的,漏出来的声音显得很长。梦中醒来,隔着院子听到笙歌已然停止,风透过窗棂,枕边的蒲团变得凉爽。四壁间的草虫声微小得像豆子,月光透过帘子,花香如霜般清冷。正朦胧欲再入睡,却又听见荒鸡在催促天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问夜:问夜的情况。
  • 未央:指夜尚未结束或到达中间。
  • 重门深锁:形容门锁得很紧,夜深人静。
  • 漏声长:指漏出的声音显得很长,可能指夜晚的寂静。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疏棂:窗户的栏杆,形容窗户透风。
  • 枕簟:枕头和蒲团,形容床铺。
  • 灯似豆:草虫的声音微弱,像豆子一样小。
  • 花气月如霜:花香清冷,月光透过帘子如霜一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夜晚、笙歌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思绪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以豫,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以清新、细腻见长,常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繁,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夜有感》是一首描写夜晚情景的抒情诗。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思考与感受。开头以“问夜如何夜未央”引入,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迷惘与思索。紧接着“重门深锁漏声长”,表现出夜晚的寂静与封闭感,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孤独。

“梦回隔院笙歌歇”,则通过梦境的描写,带出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笙歌的停止,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描写“风过疏棂枕簟凉”,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展现出夜晚的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草虫灯似豆,一帘花气月如霜”,展现了夜晚的细腻与清冷。草虫的声音微弱,仿佛在诉说着夜的静谧,而花香与月光的结合,又增添了一层清幽的感受。最后一句“又听荒鸡报晓忙”,则是从静谧的夜晚回归到现实的清晨,形成了一种时间的循环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夜如何夜未央:开篇提问,表现出对夜晚的探究。
  • 重门深锁漏声长:描绘夜的静谧与封闭,渗透出孤独感。
  • 梦回隔院笙歌歇:梦中回忆,象征美好时光的消逝。
  • 风过疏棂枕簟凉:自然的描写,生动体现秋夜的凉意。
  • 四壁草虫灯似豆:草虫声微,象征夜的幽静。
  • 一帘花气月如霜:月光清冷,花香馥郁,呈现夜的美丽。
  • 朦胧正欲重眠着:渴望再次入睡,反映出疲惫与思绪。
  • 又听荒鸡报晓忙:清晨的到来,时间的流逝,带来现实的回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似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草虫的微弱声音。
  • 拟人:将“草虫”赋予了活泼的形象,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重门深锁漏声长”,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时间流逝及生活哲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绪。
  • 笙歌:代表过往的美好时光。
  • 草虫:象征夜的静谧。
  • 月光:象征清冷与思索。
  • 荒鸡:代表清晨的来临,象征现实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以豫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重门深锁漏声长”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快乐的心情
    • B. 夜晚的静谧
    • C. 白天的景象
    • D. 自然的美丽
  3. “梦回隔院笙歌歇”中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歌声和音乐
    • C. 一种花
    • D. 一种饮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以豫的《秋夜有感》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和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乡愁的抒发。两首诗都在夜晚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唐诗三百首》

以上为《秋夜有感》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万佛阁 秋怀 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 送参政张公之任江西 山中独夜有怀江上故人 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 读史 其二 满江红 其十 顾庵有再柬西樵兼怀京洛故人之作,再用前韵奉酬并怀公㦷周量诸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顾彼失此 料及 射蛟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铄古切今 势穷力蹙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心尖 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麦字旁的字 远号 衣字旁的字 包含叠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无补于世 辰字旁的字 圣经贤传 杳无音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