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26:51
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
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
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
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
反躬益淬砺,托言敷雅章。
朝夕冀相接,寤寐耿弗忘。
爰思庸为诗,燕响礼极明。
苟不究终始,曷能鬯抑扬。
时维肆筵日,冠盖来煌煌。
秩然宾主分,蔚然鹓凤翔。
俎豆陈左右,肴核荐馨香。
旅酬倡欢虞,八音迭铿锵。
惟云在和乐,毋以逾大康。
请观嘉会初,靡不罄所飨。
史臣相我右,监官佐我傍。
容止慎有节,语言矜有常。
终希蹈矩矱,勿为深之凉。
所以古君子,勉勉念自强。
迨兹礼物既,宁莫怀所往。
三爵稍不识,主宾实傍徨。
峨峨弁倾侧,傞傞舞趍跄。
喧笑四座起,谑浪殊未央。
遽俾出童羖,而为中心伤。
所以古君子,兢兢恒自将。
矧今创造始,风云动八方。
凡我百执事,岂不负责望。
般乐诚怠傲,流连乃荒亡。
屏翰既有托,启居在不遑。
至尊宵旰间,文武翕弛张。
揽辔奠民庶,驻车问贤良。
匮抽金石封,取鉴法殷汤。
上以继神圣,下以息抢攘。
濆荛亦何幸,培植纡宠光。
焉知作者意,讽咏悉其详。
据经掇训诂,庶几于佛仿。
天容俨垂霁,诸老赋颙卬。
拜手稽首书,愚衷见毫芒。
彤庭扇征飙,白楮浮清霜。
晴槐转午影,尧日正舒长。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26:51
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反躬益淬砺,托言敷雅章。朝夕冀相接,寤寐耿弗忘。爰思庸为诗,燕响礼极明。苟不究终始,曷能鬯抑扬。时维肆筵日,冠盖来煌煌。秩然宾主分,蔚然鹓凤翔。俎豆陈左右,肴核荐馨香。旅酬倡欢虞,八音迭铿锵。惟云在和乐,毋以逾大康。请观嘉会初,靡不罄所飨。史臣相我右,监官佐我傍。容止慎有节,语言矜有常。终希蹈矩矱,勿为深之凉。所以古君子,勉勉念自强。迨兹礼物既,宁莫怀所往。三爵稍不识,主宾实傍徨。峨峨弁倾侧,傞傞舞趍跄。喧笑四座起,谑浪殊未央。遽俾出童羖,而为中心伤。所以古君子,兢兢恒自将。矧今创造始,风云动八方。凡我百执事,岂不负责望。般乐诚怠傲,流连乃荒亡。屏翰既有托,启居在不遑。至尊宵旰间,文武翕弛张。揽辔奠民庶,驻车问贤良。匮抽金石封,取鉴法殷汤。上以继神圣,下以息抢攘。濆荛亦何幸,培植纡宠光。焉知作者意,讽咏悉其详。据经掇训诂,庶几于佛仿。天容俨垂霁,诸老赋颙芒。拜手稽首书,愚衷见毫芒。彤庭扇征飙,白楮浮清霜。晴槐转午影,尧日正舒长。
这首诗描绘了周朝的盛世景象,表现出对国家昌盛和礼仪的推崇。诗中提到周朝的德政与道德,像卫武公那样的君主,声誉显赫。年长者应当警惕,不敢懈怠。要反省自身,磨砺品德,才有可能写出优雅的诗篇。朝夕期待能与他人交流,时常铭记在心。写诗的目的在于礼仪的极致表现,若不追求始终如一,又怎么能表达情感的起伏?正值宴会之日,宾客云集,场面气派。宾主有序,像凰凤飞翔。美味佳肴左右摆放,香气四溢。欢声笑语交织,音乐声声入耳。愿在和乐中,莫要超越太平。请看这初次的盛会,所有的美好都将在此呈现。史臣在我身旁,监官辅佐左右。举止言语要有节制,慎言常行。希望遵循礼仪,不要让氛围变得冷淡。因此古君子时常自我警醒。如今礼品已备,愿不再怀念过去。稍微不知分寸,宾主却显得迷茫。帽子歪斜,舞步纷乱。喧闹的笑声四起,轻松的气氛仍未结束。突然带出童子,反而成了中心的伤害。因此古君子总是小心翼翼。更何况今天是全新的开始,风云动荡四方。我们的百余执事,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吗?若乐意放纵,必然荒废。笔墨已经有托付,身处其中的我无暇顾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日夜之间,文武之事有条不紊。驾驭车马,安定百姓,驻足询问贤良之士。取出金石封印,以殷汤法则为鉴。上以继承神圣,下以平息争斗。无论如何,何其幸运,能够培植与光辉相伴。又怎能知晓作者的用意,讽咏皆已详尽。根据经典的训诂,或能接近佛道。天空清朗如洗,众老者吟唱颂扬。拜手稽首写下文字,愚拙之心显露无遗。红庭扇动风起,白纸浮动清霜。阳光照射下的槐树,正是尧日时光的舒展。
汪广洋,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议论和描绘古典文化为主,常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周朝礼仪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和文化的认同与期许。
这首诗从头到尾展现了一种对古代盛世礼仪的追忆与赞美,诗人通过对宴会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礼仪、文化和德政的重视。从“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开始,诗人便以周朝的繁荣为引子,继而引出对古君子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当下人们行为的反思。宴会中的每一个细节,诸如宾主有序、肴核香气、乐声悠扬,都流露出一种和谐与美好。通过对比古今,诗人强调了礼仪与德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享乐中不要忘记自我修养与责任担当。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思考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礼仪、德行与文化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享受繁荣的同时,亦需自觉修身齐家,以承载古代君子的智慧与风范。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卫武公”是用来象征什么?
“朝夕冀相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