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3: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3:01:53
梅梢月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在黄昏时分,月光低低地映照在梅树的枝头,照亮了两处相思之情,那是愁肠寸断的时刻。那弯弯的月亮,仿佛是宫女的眉梢。西风中,落叶飘飞在长安,夕阳下,孤雁飞过关山,今古分离最为艰难。故人此时身在何方?月下的玉箫声在空荡荡的夜里回响。
张弘范,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越调·天净沙·梅梢月黄昏》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困境。
《越调·天净沙·梅梢月黄昏》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梅花与月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开头的“梅梢月黄昏低映梅枝”以细腻的描写引入,月光在梅树上轻轻洒下,给人一种温柔而又忧愁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思念结合起来,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那的是愁肠断时”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表明情感的深度。接下来的比喻“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将月亮比作宫女的眉毛,既形象生动,又增添了几分柔美的意象,使得整首词在表达悲伤的同时,也不失优雅。
在“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中,诗人通过西风、落叶、夕阳、孤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展现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永恒的思念与孤独。而“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令人对故人和往事充满感伤。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命、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愁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诗中“梅梢月黄昏”描述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中的“宫样眉儿”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故人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