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1:17
鸣蛩呜咽伤离。游子断肠时。岸柳色初衰。庭梧叶落迟。轻云思舞影,新月忆蛾眉。风景不胜悲。此情谁得知。
鸣叫的蝉声低沉而哀伤,仿佛在诉说离别的痛楚。游子在此时此刻心如刀割。岸边的柳树颜色已开始衰退,庭院中的梧桐树叶落得很慢。轻云轻轻地在空中舞动,明月让人想起了那美丽的蛾眉。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无比的悲伤。这样的情感,究竟有谁能理解呢?
温树校,近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擅长描绘离愁别绪。
《玉蝴蝶》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感。诗中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以秋季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蝉声、柳树、梧桐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氛围。诗中的“游子”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承载着离别的痛苦。开头的“鸣蛩呜咽伤离”瞬间引入了诗的情感基调,蝉声如泣如诉,激起人们心中的离愁。接着“游子断肠时”进一步凸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情感愈加深邃。
岸柳的衰败与庭梧的迟落,隐喻着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轻云和新月的描写,使人想起故乡的美好与心中所念的那个幽怨的身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突。最后一句“此情谁得知”则以深切的自问,展现出心灵的孤独与无助,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敏感与共鸣。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乡的主题,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抒发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人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游子”指代谁?
A. 远行的人
B. 留在家乡的人
C. 不明身份的人
“岸柳色初衰”中“初衰”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生长旺盛
B. 柳树开始衰退
C. 柳树依然繁茂
诗中提到的“蛾眉”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思念的人
C. 自然景色
与温树校的《玉蝴蝶》相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显洒脱,而温树校则更加细腻和忧伤。两者在表达形式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