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立秋》

时间: 2025-04-26 11:57:50

诗句

屈指西风秋已到。

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

疏雨数声敲叶小。

小亭残暑浑如扫。

流水年华容易老。

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

准备夜深新梦好。

露虫又欲啼衰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50

原文展示:

蝶恋花·立秋
作者: 叶小鸾 〔明代〕

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
疏雨数声敲叶小。小亭残暑浑如扫。
流水年华容易老。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
准备夜深新梦好。露虫又欲啼衰草。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西风已经吹来,指尖一算,寒意已然显现。
薄薄的席子和单薄的被子,顿时感到凉意来得太早了。
疏淡的秋雨轻轻敲打着树叶,小亭子里残存的暑气仿佛被扫去了。
岁月如流水般容易流逝,秋月春花,究竟能记得多少呢?
准备好夜深时的美梦,露水中的虫儿又想在衰草上啼鸣。

注释:

  • 屈指:用手指算数,表示时间的推移。
  • 薄簟单衾:薄席和单薄的被子,形容秋天气候渐凉。
  • 疏雨:细小而稀疏的雨。
  • 小亭:指小的凉亭。
  • 残暑:指夏天留下的余热。
  • 流水年华:比喻时间的流逝。
  • 夜深新梦:夜深人静时,准备美好的梦。
  • 露虫:在秋天的露水中,虫子在啼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小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立秋之际,描绘了秋天来临时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蝶恋花·立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直接点明了秋天的到来,凉意袭人,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疏雨数声敲叶小”描绘了细雨轻声敲打树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小亭子里那残存的暑气被一扫而光,似乎暗示着过去的时光已经不再,岁月如流水般悄然流逝。

诗中“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最后两句“准备夜深新梦好。露虫又欲啼衰草。”则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虽有秋天的凋零,但仍然希望能够在夜深时分做一个美梦,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优雅的语言,勾勒出立秋时节的独特氛围,既有对秋天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思考,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屈指西风秋已到:用手指算算,西风已至,秋天来了。
    2. 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薄薄的席子和单被,使得初秋的凉意显得特别早。
    3. 疏雨数声敲叶小:细雨轻轻敲打着小树叶,声音稀疏,增加了秋天的气氛。
    4. 小亭残暑浑如扫:小亭内的余热仿佛被一扫而去,秋意渐浓。
    5. 流水年华容易老:时间如流水般流逝,岁月容易让人衰老。
    6. 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秋天的月亮和春天的花朵,究竟能记得多少美好时光?
    7. 准备夜深新梦好:准备好了在夜深时分做个好梦。
    8. 露虫又欲啼衰草:露水中的虫子又想在衰草上啼鸣,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流水年华”比喻时间的流逝,“露虫”拟人化了虫子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 薄簟单衾:体现了秋天的凉意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 疏雨:象征着秋天的细雨,带来宁静与思考。
  • 小亭:代表了一处静谧的休憩场所,给人以思索的空间。
  • 流水年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
  • 秋月春花:象征着四季的变迁,反映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屈指西风秋已到”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薄簟单衾”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暖和
    B. 凉意
    C. 快乐
    D. 忧伤

  3. 诗中“流水年华容易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春天的美好
    B. 秋天的落寞
    C. 时间的流逝
    D. 夜深的梦境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秋情》 李清照
  • 《秋夕》 杜甫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声声慢·秋情》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思绪,展现了女性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 杜甫的《秋夕》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查询

乍归信笔写兴二首 其一 芜湖县 南高峰塔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林檎花 刘合舍迁居山中 答问游庐山日子 湖山堂 题大赛山中人家 孤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世拔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爻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拭目以俟 书经 白头到老 行字旁的字 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愁红怨绿 悄悄冥冥 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林芳 包含掇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田畴 血气方勇 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