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33
十样耽眉癖,三年学步痴。
新来样子脱西施。
便教名花自对也相思。
鬟髻堪钗玉,衣裳足绣丝。
未窥帘幕少人知。
可奈年年不嫁损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愁苦。她有十种妩媚的姿态,三年中学会了走路的稚气。如今的她仿佛脱离了西施的容颜,连名花也因她而对她生出相思之情。她的发髻如同钗玉般华美,衣裳则绣有丝线。可惜的是,鲜有人知她的美丽与才情,年复一年,她却始终未能嫁人,损耗了春光。
诗中提到的“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因其美貌而成为历史上的象征。诗人在此引用西施,是在强调女主角的绝世美丽。
徐石麒,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女性为题材,描写她们的美丽与情感。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风气变化,女性地位逐渐提升,但仍然面临婚姻的束缚,诗人通过这首诗体现了对女性美丽与命运的感慨。
这首《南歌子 其二 戏作女儿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开头的“十样耽眉癖”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多种妩媚,而“三年学步痴”则暗示了她的青春和稚气,仿佛在告诉读者她的成长与变化。而“新来样子脱西施”一句,不仅展现了她的美丽,更增加了一层对比,暗示她的美丽是独特的,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美人标准。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鬟髻堪钗玉,衣裳足绣丝”进一步突显了她的华丽与优雅,使得整个意象更加丰满。然而,诗的最后几句却暗含了深深的惋惜和无奈,女子虽美丽动人,但却未能如愿以嫁,年年岁岁,损耗了春光。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剧感,既有青春的美好,又有命运的无情。
这首诗以女子的美丽与未嫁的命运为主线,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什么?
“年年不嫁损春时”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