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9:28
每年秋涨赖横堤,
水纵漫堤害尚微。
近为鹿城偷堰破,
放交流潦到柴扉。
每年秋天水涨时,依靠横堤来防护,
水虽然漫过堤岸,但危害尚且不大。
近来鹿城的水利设施被人偷偷破坏,
放水后,水流直涌到柴门前。
此诗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对水利设施的关注,反映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的忧虑。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农人生活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农耕社会,诗人关注洪水对农田的影响,反映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通过描绘水利设施的破坏,表达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农里叹 其三》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秋季水涨时的景象,表面上似乎是在叹息水的冲击,但实际上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无奈和对水利设施被破坏的忧虑。诗中“赖横堤”一语,表现了人们对防洪设施的依赖,而“水纵漫堤害尚微”则传达出一种对现状的接受,虽然水漫堤岸,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人们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
接下来的“近为鹿城偷堰破”则突显出问题的严重性,水利设施被破坏后,水流无阻,直接影响到农田和生活,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人感到恐慌和无奈。最后一句“放交流潦到柴扉”,生动地描绘了水涌到家门口的情景,传达出生活的困境。整体而言,诗歌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思考,体现了古代农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农民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无奈,强调了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偷堰”指的是什么行为?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诗中“水纵漫堤害尚微”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