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06
与致政孔千兵
作者: 庄昶 〔明代〕
纱帽閒眠心兀兀,
金戈不枕夜沉沉。
要知此老无官府,
须是昭文不鼓琴。
细字蝇头双眼在,
远尘鹿伴一丘深。
果留不尽遗孙子,
玉树琼枝总出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穿着纱帽的老者在寂静的夜晚独自沉思,心中无忧无虑。尽管身旁有金戈,却无法安然入眠。若想了解这位老者的无官无职,便要明白他如同昭文(即孔子)般淡泊,不再抚琴弹奏。诗中提到的细字和蝇头,是指他眼中所见的微小事物,身边的鹿也与他一同在这深邃的山丘中漫步。最后,他感慨虽然无法将一切留给后代,但如同玉树琼枝般的美好事物,终究会从林中生长出来。
作者介绍:庄昶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庄昶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人生的思索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仕途和名利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老者的心境反映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意象如“金戈”、“纱帽”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老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无官府”的自我认知,庄昶强调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权势与地位。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然与哲理的美感。此外,最后两句的意象“玉树琼枝”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尽管人生有限,但美好的事物总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出来,给人以启示和鼓舞。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人在哲理中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昭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金戈不枕”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