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3: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3:35:41
梦里温馨,尊前旖旎,一醒尽成虚话。
荼蘼褪后,青杏圆时,春剩游丝萦挂。
却羡多情柳花,还能趁扑,绣车骄马。
待重寻,年少心情,先怕自家惊诧。
恁惋惘悄悄明窗,绵绵永昼,怯把帘钩松下。
恹恹枕榻,澹澹屏山,对影自伤偢侘。
为他轻暖柔寒,检点乘除,闲愁细惹。
甚年年芳草天涯,春讯总难凭借。
在梦中温馨浪漫,酒杯前情景旖旎,醒来后却全成了虚幻的故事。
荼蘼花谢后,青杏果圆时,春天只剩下游丝萦绕在空中。
我羡慕那多情的柳花,依然可以随风飞舞,像绣车骄马般自由。
但愿能重新寻回,年少时的心情,却又害怕让自己感到惊讶。
那种惋惜在明亮的窗前,绵绵的白昼里,心里怯怯地想放下帘子。
在疲惫的枕榻上,面对着淡淡的山影,独自对影伤感。
为了他轻轻地暖和、柔和寒意,细细盘算着得失,闲愁悄悄滋生。
每年年年芳草遥远,春天的消息总是难以留信。
石声汉(生卒年不详)是近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古典诗词,尤其善于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惜余春慢》创作于乙亥年(即公元1925年)的八月,正值秋季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逝去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以梦境中的温馨和醒来后的失落,展现了梦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接着,诗人通过“荼蘼褪后,青杏圆时”来象征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春天的美好已成往事,令人倍感惋惜。
诗中对“多情柳花”的羡慕,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那种自由自在、毫无顾忌的心态的渴望,而“年少心情”的重寻则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随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明窗下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惆怅和无奈。
全诗节奏舒缓,情感深沉,充满了对逝去春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令人感同身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联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惋惜与思索,同时也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哪种花?
填空题:诗中“梦里温馨,尊前旖旎,一醒尽成____”。
判断题: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积极的。(对/错)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石声汉的《惜余春慢》更多地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更为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