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鸡报晓》

时间: 2025-05-04 15:46:17

诗句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46:17

原文展示: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尽残星与晓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鸡鸣唤醒了大地,随着第一声鸣叫,太阳也随之升起,驱散了夜晚的星光与月亮。

注释:

  • 鸡叫: 形容鸡鸣声,表示清晨的来临。
  • 撅一撅: 撅,指抬起,形容鸡鸣时的动作。
  • 扶桑日: 扶桑是古代神话中一种神木,代表东方的日出,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扫尽: 扫除,形容阳光的到来,驱散黑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创建了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视文化,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元璋即位后,处于对新朝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中。诗中的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表达了对国家振兴的渴望。

诗歌鉴赏:

《金鸡报晓》是一首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诗。开篇用鸡鸣声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气氛,鸡叫声不仅是对黎明的呼唤,更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中通过第一声、第二声的鸡鸣,逐步引出第三声的强烈呼唤,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扶桑日”的意象,使人联想到光明和温暖,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代表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扫尽残星与晓月”则进一步强化了晨光的力量,表现了阳光驱散黑暗的过程,寓意着希望的降临和对旧日阴霾的彻底告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朱元璋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体现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叫一声撅一撅: 描述鸡鸣时的状态,动感十足,给人以清晨的生机。
  2. 鸡叫两声撅两撅: 强调鸡鸣的连续性,似乎在召唤着白昼的到来。
  3. 三声唤出扶桑日: 三声鸡叫象征着日出,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
  4. 扫尽残星与晓月: 随着日出,黑暗逐渐消失,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 鸡鸣仿佛有了情感,唤醒了大地,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 对仗: “一声撅一撅,二声撅两撅”,上下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扶桑日”不仅代表太阳,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一代的期待与希望,蕴含了对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景,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清晨与新生,代表希望和活力。
  • 扶桑日: 象征光明与未来,意味着新开始的到来。
  • 残星与晓月: 象征过去的阴霾,代表着夜晚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扶桑日”象征着什么? A. 夜晚
    B. 新的一天
    C. 黎明前的黑暗
    D. 雨天

  2. “扫尽残星与晓月”中,“扫尽”指的是什么? A. 清理
    B. 观察
    C. 追逐
    D. 掩盖

  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反问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多地是对思乡情的抒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春晓》: 孟浩然的作品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金鸡报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朱元璋传》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食日题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二章 其二 郊居答客 石堂溪 初发嘉州寓题 送刘驾归京 春日江居寓怀 杂曲歌辞 其十五 杨柳枝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蜀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壤王郎 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求结尾的成语 顾景惭形 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世世代代 死心踏地 耆叟 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避世绝俗 言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诬谋 撺哄鸟乱 居大不易 绞丝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失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