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9: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0:45
临江仙 元夕
作者: 黄淮 〔明代〕
忆昔帝城三五夜,簪缨曾侍宸游。
山移鳌背对龙楼。
一天星斗下,万文瑞光浮。
箫鼓声中催赐饮,归来月在帘钩。
而今白发叹淹留。
寒窗灯影里,飞梦绕瀛洲。
回想当年在帝都的元宵之夜,曾经佩戴华贵的饰品侍奉皇帝游玩。
山峰如同巨鳌背对着龙宫,
在繁星点点的天空下,万道瑞光浮现。
箫鼓声中催促着赐酒的时机,归来的时候月亮正悬在窗帘钩上。
如今白发苍苍,感叹生命的流逝。
在寒窗灯影下,梦想飞舞在瀛洲的方向。
作者介绍:黄淮,明代诗人,字季白,号阮亭。其诗风清新,常以描绘自然与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与社会百态。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其对岁月流逝的不舍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临江仙 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淡淡忧伤。开篇即以“忆昔”引入,瞬间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共鸣。诗中描绘的“帝城三五夜”,不仅仅是对元宵节的描写,更是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怀念。山与龙楼的对比,暗示了宏伟与渺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箫鼓声中催赐饮,归来月在帘钩”一句,生动描绘了节日的欢庆气氛,令人感受到那种热闹与欢乐。而“而今白发叹淹留”则突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诗人以“寒窗灯影里,飞梦绕瀛洲”结束,意象中蕴含着对理想与梦想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现实让人感到无奈,但心中的梦想依然在飞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浓厚的抒情风格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梦想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帝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簪缨曾侍宸游”中“簪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 元夕》这首诗的内涵,感受到诗人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