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47:12
薄宦长为客,虚名不救贫。
又看新过雁,仍是未归人。
茅屋寒谁补,柴车晚自巾。
清云有知己,潦倒若为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外为官多年,生活贫困,名声并不能帮助自己改善困境的无奈。诗人看到归来的大雁,心中感到孤独与惆怅,自己也像那未归的人一样。寒冷的茅屋没有人来修补,晚归的柴车只能用自己的衣物遮蔽。虽然生活潦倒,但心中仍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在落魄中彼此相知的温暖。
鲜于枢(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晚秋时节,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严峻现实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惆怅。
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开篇“薄宦长为客,虚名不救贫”直接点出作者身处的境况,身为小官,却生活清贫,名声无用。通过“又看新过雁”这一意象,诗人引入了思乡的情感,显现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茅屋寒谁补,柴车晚自巾”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份孤独感,寒冷的屋子无人修缮,生活的艰辛让人倍感无助。结尾“清云有知己,潦倒若为亲”是一种超然的自我安慰,尽管生活艰难,但仍然有知己相伴,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诗歌通过描绘个人的困境与孤独,表达了对友谊和志同道合者的珍视,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渴望理解与支持的情感。
诗中“薄宦”指的是什么?
A. 官职微薄
B. 生活富裕
C. 身在他乡
“清云有知己”中的“知己”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旅伴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孤独感?
A. 冰雪
B. 大雁
C. 明月
鲜于枢的《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鲜于枢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的无奈,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诗句表达对酒的寄情与对友的渴望,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