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医学盛启东之京》

时间: 2025-07-27 14:46:27

诗句

欲试轩岐学,相将上九天。

祖陈枫叶下,席展杏林边。

暂别烧丹灶,来登罨画船。

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6:27

原文展示:

欲试轩岐学,相将上九天。
祖陈枫叶下,席展杏林边。
暂别烧丹灶,来登罨画船。
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尝试轩岐的学问,与你一同登上九天之上。
在祖陈的枫叶下,我们席地而坐,畅谈杏林中的道理。
暂时告别炼丹的灶火,来登上那画舫轻舟。
衣冠被日光普照,愿在雨露中得到特别的恩泽。

注释:

  1. 轩岐:指古代著名的道家学派,象征高深的道理。
  2. 九天:古人对天界的称呼,象征极高的境界。
  3. 祖陈:指道教创始人陈抟,寓意追求道教的学问。
  4. 杏林:指杏树,古代医家常以杏林比喻医学;“杏林”象征医学的领域。
  5. 烧丹灶:炼丹的火炉,象征道教修炼。
  6. 罨画船:一种装饰华丽的船,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7. 衣冠颁日赐:比喻受到尊敬和荣耀。
  8. 雨露想承偏:希望得到特别的恩泽和滋润,象征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通常代表了当时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谢晋临别之际,表达人生追求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期待,特意选择医学作为主题,映射出社会对医学的重视。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轻松而优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医学的追求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开篇“欲试轩岐学”,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所向,渴望探求更深的学术道理。接下来的“祖陈枫叶下”,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学习环境,透出一股温馨的氛围。

诗中对杏林的提及,具体化了医学的主题,象征着医学知识的广博与深奥。而“暂别烧丹灶”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道教文化的反思,体现了他对医学的重视,预示着一种新的追求。

整首诗结尾提到的“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不仅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渴望,更隐含着对个人成就的追求与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欲试轩岐学:表达了对高深学问的渴望。
    • 相将上九天:期望与友人共同探索更高的境界。
    • 祖陈枫叶下:在自然中学习,暗示安静与思考。
    • 席展杏林边:在杏林旁畅谈医学,体现了学术的轻松氛围。
    • 暂别烧丹灶:告别道教修炼,转而追求医学。
    • 来登罨画船:寓意文人雅士的生活,追求美的享受。
    • 衣冠颁日赐:荣华富贵的期待,反映了梦想。
    • 雨露想承偏:希望得到特别的照顾,象征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2. 修辞手法

    • 比喻:杏林比喻医学,极具文化内涵。
    • 对仗:如“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医学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文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1. 轩岐:象征高深的学问与理想追求。
  2. 杏林:医学的象征,代表着知识与智慧。
  3. 罨画船: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追求美好与享受的生活方式。
  4. 雨露:象征恩泽与滋润,寓意希望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杏林”象征什么?

    • A. 文学
    • B. 医学
    • C. 艺术
  2. 诗人想要追求的学问是?

    • A. 诗词
    • B. 医学
    • C. 道教
  3. 诗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渴望与期待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谢晋的《送医学盛启东之京》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谢晋更倾向于学术与医学,而李白则强调人生的及时行乐与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代诗歌艺术》

相关查询

三叠 居厚不果行次韵二首 李文饶一首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怀保宁聪老 村獠 老妓一首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方寺丞新第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指 上下床 淡抹浓妆 齊字旁的字 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引领成劳 四君子 火居道士 包含湎的词语有哪些 走马报 问察 甘字旁的字 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变躬迁席 曰字旁的字 进退可否 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