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6:45
原文展示:
赋胡明府归乐堂
——严嵩
燕粤风埃万里馀,
羊肠历尽始回车。
竹泉萝月皆幽事,
桂岭星岩仍故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燕京和粤地的风尘中,经过万里的旅程,终于回到了家乡。一路上经历了蜿蜒的山路,回到了熟悉的居所。竹林、泉水、月光都是幽静的事物,而桂岭和星岩依然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
注释:
- 燕粤:指的是燕地(今北京地区)和粤地(今广东地区)。
- 风埃:风尘,形容旅途的辛苦与劳累。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路途的曲折。
- 竹泉萝月:竹林、泉水、藤萝和月光,描绘了自然的幽静之美。
- 桂岭星岩:桂树的山岭和星星点点的岩石,象征着故乡的熟悉与温暖。
- 故庐:旧居,表示诗人对自己家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嵩(1480年-1559年),字世蕃,号半江,明代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内阁首辅。他的诗风多以清丽见长,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严嵩晚年,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经历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许多波折后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旅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属感。开篇以“燕粤风埃万里馀”来形象地展现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这里不仅仅是对地理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的追寻。接着用“羊肠历尽始回车”表现了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故乡的兴奋与喜悦。后两句则描绘了故乡的美好,竹泉、萝月,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色,更是诗人心灵的慰藉,象征着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在桂岭、星岩的描述中,诗人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和怀念,而“故庐”则直接点明了归属之地的重要性。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归属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归乡的迫切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粤风埃万里馀:描述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风尘仆仆的感觉。
- 羊肠历尽始回车:通过“羊肠”路形象地描绘了旅程的曲折,回到故乡的喜悦。
- 竹泉萝月皆幽事:自然的美景,体现了宁静与幽雅,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桂岭星岩仍故庐:强调故乡的熟悉与温暖,表达对旧居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羊肠”比喻旅途的艰辛。
- 对仗:诗中有对仗的手法,比如“竹泉萝月”与“桂岭星岩”。
- 意象:自然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的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归属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经历世事沧桑后,依然钟情于故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粤:象征遥远的旅途,代表着诗人生活中经历的繁忙与喧嚣。
- 羊肠:象征艰难险阻的旅途。
- 竹泉萝月:象征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桂岭星岩:象征着家乡的熟悉,传达出诗人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粤”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和广东
- B. 上海和南京
- C. 成都和西安
- D. 杭州和桂林
-
诗中“羊肠”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条小路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食物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乡愁与归属感
- B. 爱情与失落
- C. 自然与人生
-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 A. 北京和广东
- B. 一条小路
- A. 乡愁与归属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赋胡明府归乐堂》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赋胡明府归乐堂》则强调了回归的喜悦与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严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