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6:29
西江月
作者: 马叙伦
欲雨先来暑气,招风急卸凉篷。
推敲几误践花丛。
一副词人面孔。
文字虽然着相,心情彻底都空。
西东还是付西东。
不问风幡谁动。
这首诗描绘了即将降雨的天气,带来的温度变化和急促的风。诗人思考着自己的情感和创作,尽管文字表达了某种表象,但内心却空虚。无论是西风还是东风,最终的变化与自己无关,似乎不在意外界的动荡与变化。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6-1969),字仲华,号筠庐,近现代中国诗人、作家,生于浙江,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政治、经济等多重压力下,诗人内心感到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力感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思索。
《西江月》是一首细腻而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欲雨先来暑气,招风急卸凉篷”通过感官描绘了即将来临的雨季,以生动的意象呈现出气候的变化,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湿润的期待与凉爽的瞬间。
接下来的“推敲几误践花丛”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虽在努力思考与创作,但在花丛中被误导,似乎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却迷失了方向。这种内外的矛盾,使得诗人对创作产生了无奈感。
后半部分“文字虽然着相,心情彻底都空”揭示了诗人在创作中感受到的空虚。尽管文字能够传达某种表象,但内心的空洞感却无法填补,凸显了现代人面临的孤独与焦虑。结尾“西东还是付西东,不问风幡谁动”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态度,诗人意识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否已然成为了不再重要的事。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使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揭示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个人情感的脆弱与无力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欲雨”意味着什么?
A. 期望降雨
B. 想念故乡
C. 期待旅行
“心情彻底都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空虚
C. 激动
诗中的“西东”主要指什么?
A. 方向
B. 时间
C. 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西江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歌同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其表现方式更加豪放,而马叙伦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空虚,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